论文-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论文-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69e022c5da50e2524d7f79

银行规模有利于村镇银行业务展开、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要改善村镇银行目前状况,大力开展营业储蓄网点的建设,在便捷农村居民同时,能够提高农民存款积极性起到增加储蓄扩大资金来源、提高村镇银行知名度,以及壮大规模、提高竞争实力的作用。同时,还可在经济允许县镇设置村镇银行的自动存取款设备,增加辐射范围。

(三)法人建设

1、扩大资本总量村镇银行发起资本少的限制使得其竞争力低、网点少,扩大资本总量有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综合实力。一方面,放宽对主发起人的限制,在一些贫困地区允许非银行业企业或政府机构担任主发起人,以缓解主发起人不足、村镇银行发展迟缓的现状;

另一方面,引导投资者更多地注资村镇银行或从数量上提高村镇银行发起人数量,也可增加村镇银行的资本总量,为村镇银行服务“三农”贡献更大力量。

2、完善股权结构银行业作为主要发起人、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对村镇银行发展以及法人结构治理具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容易把村镇银行办成银行机构的下属分支银行;其次,削弱了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假如能够适度扩大非银行资本的股权占有率,或是引入当地政府注资入股,既能避免村镇银行成为银行机构分支,也能提高村镇银行信誉度,同时调动各方资本积极注资,有效完善股权结构。

(四)创新经营、提高业务水平

1、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在符合当今农村居民及涉农企业需求基础上,开拓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信贷融资服务。

2、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流程规范化、便捷化,严格执行贷前审查制度,大力控制信贷风险。同时向农户全面介绍金融产品信息,减少不必要损失。

3、提高村镇银行管理水平、健全村镇银行运营管理机制。

4、拓宽业务,适度开展保险、证券代理、理财规划等业务,使农户能够享有多元化金融产品服务。

8

5、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便捷存款服务,在村镇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实现村镇银行服务信息化,方便农村居民、涉农企业进行银行交易。

6、鼓励村镇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便捷贷款流程。

7、引进金融人才、实施人才本土化策略,吸收本地或附近人才进行培养锻炼,实行一带一、先进带动后进的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加强现有员工业务培训,提高村镇银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4】。

(五)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1、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村镇银行应学习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模式的有效办法,建立细致全面的农户、涉农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不断完善补充农户信用评定、形成动态信用评价体系[16],综合决定农村居民以及涉农企业信用等级,进而决定授信额度。同时,随着村镇银行融资规模的不断壮大,让游离于征信体系之外的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将是大势所趋,不但能提高征信系统数据质量,还能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2、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加强风险防控意识,提高银行全体员工自觉防范风险的警惕意识,并严格执行信贷人员资格认定制度;二是村镇银行应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的组织建设,可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控制风险,同时设立风险监控办公室,对操作风险进行日常监控管理。严禁越权审批、严格执行信用评级、严格风险分类等评定流程;三是加强与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政府政策导向及监管情况,避免风险;四是提高面对危机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3、健全农村信用担保机制政府应在县域、村镇设立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或引入独立商业担保机构、鼓励共同担保基金发展。同时,村镇银行应完善涉农信贷担保操作流程,全面评估、管理担保制度,严格控制担保风险。例如,磐石融丰村镇银行严格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同时充分利用担保制度,对农户贷款采用五户联保、上下游企业担保的“企业+农户”模式,对企业贷款全部由政府担保公司担保。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村镇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避免存款人后顾之忧,使村镇银行具有不弱于大银行的存款竞争力。

9

5、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倡导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户及村镇银行等中小型银行降低风险。

(六)加强金融监督防范

1、中央和地方基层银监会部门协作监管,避免出现监管混乱和重叠;针对近年来因国家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而导致相应金融监管机构人员不足问题,银监部门应相应地扩充机构、增加监管人员;同当地政府机构积极交流、信息畅通,解决可能造成的监管不到位问题。

2、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国尚缺乏相应的社区金融法律来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目前村镇银行管理监督被纳入《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范围,违背了村镇银行的社区银行本质特征。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监管办法,有必要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使村镇银行的管理监督纳入专门法律法规之下。

3、建立村镇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有效的村镇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对于那些经营不善或不当经营的村镇银行,允许其在通过审查后退出农村金融体系,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四、讨论

在有选择地吸收以往村镇银行文献研究精华的同时,系统性地提出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地把建立村镇银行信用评级机制、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与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农业保险联系起来,创建从内到外紧密结合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村镇银行降低经营风险、促进村镇银行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持。在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状态和调查数据基础上,针对目前面临的发展中的困境,提出政府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同时村镇银行自身扩大规模、提升经营水平等发展建议,帮助村镇银行克服障碍,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三农”及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

10

结束语:村镇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不断强化村镇银行的发展力度,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鼓励各类资金进入农村市场,增强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为村镇银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不断刨新金融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注释:

【1】 参见张效、梅村镇银行发展问题浅析[J]、调研世界,2010(3):17-21页 【2】 参见王继东、对我国村镇银行快速发展的一些思考[J]、生产力研

究,2008(16):25-26页

【3】 参见徐瑜青,周吉帅,刘冬、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J]、农村经

济,2009(4):55-59页

【4】 参见邹力宏,姚滢、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J]、金融与经

济,2008(4):58-60页

参考文献:

① 何广文,李树生、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② 阮勇、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从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入手[J]、农村经济,2009(1):55-57、

③ 刘玲玲,杨思群,赵冬青、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④ 谢金楼,万解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69-73、

⑤ 彭浩,刑欣、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0(4):58-62、

⑥ 郭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6):75-77、 ⑦ 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77-81、 ⑧ 董晓林、农村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⑨ 李晓春,崔淑卿、中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0(3):82-86、

⑩ 李德、中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J]、华北金融,2010(8):24-27、 ? 吴玉宇、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24(1):61-62、

11

? 孙爱琳,彭玉镏、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6):61-113、

? 孙雪梅,李鸿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2009(7):58-60、 ? 党文、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2):57-59、 ? 夏春萍,李中金、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的个案调查[J]、经济纵横,2012(7):97-10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