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陈振元)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陈振元)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73ea9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c

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陈振元)

几乎所有研习书法的人都希望自己掌握更高超的技艺。人们也曾记起南北朝时王僧虔对书法的一段经典的论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技艺”“神采”都是书法艺术含量的具体体现。只有艺术含量高的字才更生动,更鲜活,更耐人寻味,更有艺术价值。所以,它成为研习者孜孜以求的主要问题。

提高书法艺术含量有两点必须要做。首先是不断对古今的范例进行临摹,久之就会大有长进。这还不够,还要不断学习和总结方法和理论,借以悟出其所以然。本文就是作者通过多年研习,积累并提练出来的《楷书书写技法十八要诀》。内容如下:

一、形端体正

汉字楷书近于方形,书写时,只有形端体正,才能使人看起来平稳、庄重,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各点:

(一) 平正 。例如:正字,横向笔画可以略有抗肩、 微弓,但必须基本持平,尤其是最后一横, 更要求端正平稳。

(二) 中正 。例如:堂字,中竖需要在居中位置垂直书写。虽然上下断开,但必须在中间对正,才能显出“堂堂正正”。

(三)方正 。不少字都要注意到方正。例如:里字, 中间略有收缩,但基本做到了方正形态。 要注意追求方正时不宜过分牵强。

(四)匀称 。例如:壹字,左右轻重相当,基本匀称。 局部笔画形态可以不完全相同,以免得呆板。 二、笔位准确

这是指在能形成字的最佳结构时笔画的书写位置,这一点集中反映出一个人的书法功力,他要求人们对入笔位置、运笔方向、收笔终点等都要做到意在笔先,并

1

且准确无误地表现于书写过程中。

(一)入笔位置准确 。例如:可字,为了俊俏,它的竖钩, 必须适度向左停靠,具体从何处下笔十分值得研究。

(二 )运笔方向准确 。例如:之字,之的撇笔很容易写得 坡度大而上兜笔,这样的书写是败笔。应该是沿缓坡有力直伸,才能使整个字挺秀。

(三)局部架构准确 。例如:海字,海的难点在于左下酷似 斜梯形的母字,其中横三和竖三在方向与弯 曲度上都有细微变化。找准每一笔位置与方向才能形成最佳构合。

(四)中间插笔准确 。例如:健字,健的中间部分要最后填写, 所添两笔,在入笔、收笔、宽窄、方向上都要合体、适度而且自然。 三、认格定位

在楷书中,每个字的大小比较均匀,进行定位认格则在全局上显得整齐、肃穆。具体书写时,除了考虑到字不离格之外,还要依照字的大小、长短、宽窄等进行灵活处理,不要拘泥于刻板的形式。

(一) 方形字处理 。例如:國字,这是一个典型的方形字,书写时要置于格的中间。但仔细观察应是稍为窄长,左右两侧都要留适当余地,否则会显得过于宽大,影响美观。

(二)扁宽字处理 。例如:幽字,这是一个扁宽形字,书写时,要尽量向中间挤,但左右压线也属正常,中竖虽偏高,但格的上下都会有空白。

(三)小型字处理 。例如:日字,它短小精悍,书写这种字时,笔画要尽量粗壮,以求与其他字有大体相等地位,但终归要稍小些。

(四)长型字处理例如:盧字是一个长形字,在上下往中间尽力压缩以后,仍然避免不了上下略微出格,只有如此,才不会失其真正面貌。 四、斜中求正

有的字由于笔画倾斜,容易使重心偏移。克服这个困难,第一要找准该斜笔画

2

位置,第二可以用其他笔画拨回偏颇。

(一)以点找正。例如:少字,首先把竖定在中间,在写撇时要力戒倾斜过分。右边一点可以起到对重心拨正的作用。

(二)以口求正。例如:名字,这个字易由上半部产生不稳,为避免倾斜首先撇要直立一些。另外,下边口书写端正,对纠偏效果明显。

(三)弯钩拨正。例如;爲字,本字开始有若干笔都取斜向,书写时要避免偏斜过重。重点是横折弯钩一笔能起到稳定重心的决定作用。

(四)连撇对正。例如:影字,这类字难点是连三撇处理。书写时上撇宜高,下撇宜伸,三撇要匀而正。 五、主笔突出

山有主峰,字有主笔。主笔占据了字的主要位置,显得十分抢眼。它往往是该字的难点和应表现最佳的笔画。做到了主笔突出,就能使整个字容光焕发。 (一)戈钩做为主笔。例如:成字,以戈钩为主笔。其入笔时要高昂有力,顺势斜拉时要表现钢性,弯与挺处理适度才能使之雄伟。

(二)卧钩做为主笔。例如:马字,卧钩是马字的主笔,其折处要坚定,要有筋骨以避免鹤膝,运笔中略带弓性,最后钩指中心。

(三)横折竖弯钩做为主笔。例如:九字,主笔为横折竖弯钩。书写时,开始要低起斜上缓坡运行,折处坚定、弯处流畅,横拉远甩钩。

(四)平捺做为主。笔例如:遠字,走之是字的重点与难点,它与被包围部分要若近若离。书写平捺要如行云流水,一波三折,提按变化很微妙。 六、丝牵意连

字的前后笔画之间不是孤立无关,而是顺势连贯的,由此,使字出现活力、动感与神气。它的表达方法是牵丝,产生的效果则是意连、顾盼、呼应,脉络畅通。

(一)“一脉相承”例如:江字,三点水中点与点以及左下提与右上横之间都用露锋的形式表达了书写过程中承接关系,给人以自然顺畅之感。

3

(二)“顺势连带”例如:布字,布在书写时先撇后横,表现出他们之间的顺应关系,下边钩与竖之间也有连带的暗示,这就给字添加了动感与活力。

(三)“左顾右盼”例如:業字,上、中、下三处有双点,却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出她们之间的连带关系,其中上两点的顾盼,更使这个字炯炯有神。

(四)“前后呼应”例如:松字,左边撇与点两笔相连,增加了与右边的沟通。而右边上两点则是此呼彼应,生动流畅,使之显出了勃勃生机。

七、上错下移

在左右结构的一些字中,需要进行部分结构的上错与下移。这种移动有时是为了追求均衡稳定,有时是为了追求奇特效果。

(一)右侧上移。例如:亂字,它的右侧加点是为了保持角上不空,弯钩上移是为了均衡,使右下角不显得下坠。

(二)左侧上移。例如:郎字,往往是在右侧上宽下窄时施行左上移、右下错。这样不但保持了字的重心,而且还显得很奇秀。

(三)左侧下移。例如:歌字,左向下调而右向上调,再将右侧下边的撇捺交会点往左调,则显得新奇、凝聚,伸展自由,不失重心。

(四)中间上提。例如:街字,中间上提,右侧下移,竖钩左挪,使整个字错落有致,整体抱合。 八、铁画银钩

这句成语出自欧阳询“用笔论”,原语为“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其狭义是指对横与钩美的追求,广义上则泛指“书藏金石气”又如笔画的焊接感、坠石感,都体现同种类用笔功夫。

(一)横为铁画。例如;若字,主横的书写要很讲究。不但需藏头护尾,而且运笔中带有重轻重的过程。同时,抗肩、弓度的融入,更能表达出铁画。

(二)勾若银钩。例如:可字,欧体字竖钩出钩娇小可爱,钩呈下斜上平之态,不尖利。出锋时笔上部向右倒;侧锋慢向左平推,则出银钩奇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