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9c267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d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

一个班级的氛围如何,与一班级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需要班主任会同全体学生进行营造——这就是班级的文化建设。“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从一个人生存的外部环境而言的,俗话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文化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总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无时无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营造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氛围给予全班同学们,是值得每一个班主任去思索的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而如何把自己的这一套管理理念和方式呈示给学生,除了必要的说教之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的空间,建设好一个个角落,学生生活在其中,总是会受到感染和影响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没有说教那么直接,但会更有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最初要做的除是纪律之外,应是着力于抓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主要有:

一、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共同努力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带的现在这个班,在接手时班级纪律散漫,上课不知道怎么听讲,下课追逐打闹,地上的废纸无人问津,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针对此情况,我找同学谈心,了解心中想法,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班级还连续四个学期被学校评为“雏鹰中队,还被评为区“文明班级”

二、制定班级行为公约心中默记

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保障,开学初,我就和同学们开展了“开学了,我们要??,不要??”的行为规范讨论活动。与他们共同制定班级一日常规、班级文明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制度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三、布置会“说话”的墙壁

在学校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教室布置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 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班级“墙壁文化”来熏陶学生的心灵,记录他们成长的轨迹,展现学生的潜

质和风采。

1、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2、布置“我努力,我快乐”——雏鹰争章园地。

3、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4、每周在黑板抄写一警句,一句格言或谚语,如“大家都想放松的时候,正是赶超别人的时候。”等等。这样的警句胜过老师的“烦语”。

5、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

6、后墙设计黑板报。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

7、教室后黑板的两边可以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

8、“稚笔书童心”——优秀作品展,张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9、设立“我爱书香味”,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使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味。

10、学生自己设计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 11、设立了“心心语”信箱,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倾诉、交流和展示的空间,学生有什么心理话要对同学说、对老师说、有什么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要透露?对学校有什么建议?......都可以随时不留名地投稿,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沟通了师生情感,为完善班级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了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组织了各种棋类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赛,名人名言对抗赛,还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安排各种阳光体育活动,校运动会。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班级文化就是这样一点点打造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一天天接近良好的品格,必然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