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合集)贵州省桐梓县高中联考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4份试卷合集)贵州省桐梓县高中联考2019-2020学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d3973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2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B

6.①忠君爱国,正直敢言,为了国家甘愿背负“结党”的恶名;②顺天应时,思想先进,支持维新,为了变法自强不惜牺牲自己的官位;③重视教育,破旧立新,立新学,办蒙园,开女校,推动近代教育发展;④公正允直,提携良才,发掘了张伯苓和周恩来,为近代历史发展作出贡献。 7.D

8.①增添了小说的波澜,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跌宕,推动情节不断向前发展;②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小李和老李二人形成对比,彼此衬托,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小李从砍树人到护树人的身份变化,使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9.①实指村子里曾经属于老林的一片树木;②以老李为代表的村民们,不求回报、无言地守护着这片树,并由此生发出一种守望相助、非己莫取的村庄精神;③老林的树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将作为宝贵的集体财富,在村子里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10.B 11.D 12.B

13.⑴现在凭着永历帝在西粤、滇黔称帝,土地方圆达数千里(的情况),如果用春秋大义来衡量,难道竟比不上宋朝帝昺在崖山抗元的往事吗?

⑵我没有什么成就,私下却有志于(明末历史的整理),但是无法广泛搜集购买书籍,每日的衣食都不能及时供应,担心此事最终要废弃。 14.B

15.朱词中,诗人夜深不眠,倚栏赏梅,以梅衬人,人梅一体,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及渴望关爱温暖的情思。林词中,诗人甘冒严寒雪中赏梅,表现出诗人神清骨冷的高情雅致及对梅花凌寒开放坚贞品质的赞美之情。

16.(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17.C 18.B 19.D

20.①文旅融合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旅融合是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 21.挂牌价指数稳中有升,2018年年中达到巅峰水平;挂牌量指数逐年回落,2019年为最低点。从2016

年年中开始,二手房挂牌价指数与挂牌量指数呈现加速背离走势。 22.宽容待人

大海既容纳洁净的水,又容纳污秽的水,这才成就了其浩瀚无边;明月既照耀渺渺的山河,又照耀茫茫的大地,人间始得玉宇澄清。

宽容是一种气度、一种智慧。古语云:“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能行船。”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鲍叔牙深知人才的可贵,不计前嫌,宽容了管仲的一箭之仇;蔺相如懂得合作的重要,三次避让,宽容了廉颇的公然挑衅;诸葛亮巧用怀柔策略,七擒七纵,宽容了孟获的永不服输……宽容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更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温总理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遭到一名叫杨克学生扔鞋子扰乱,接着这名学生便被校方带走。事后,温总理却希望校方给这名学生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改过自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温总理宽容了杨克的无理取闹,不仅赢得了全中国的赞许,更深受《纽约时报》的好评。温总理这种宽宏之心,不仅使他人生之路绽放光彩,也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正是因为温总理的宽容,人性的美好得以流传。

记得报纸曾报导了一位偷窃不成的小偷被被偷的人发现,结果被追得跳水。站在桥上的被偷的人,朝小偷喊着:“你跑啊,再跑啊。我看你往哪跑。救你也行,先把我的手机扔上来。”而小偷根本不会游泳,他在水里死命的挣扎,一个劲地喊着:“救命啊!”……

我不知道那一刻那些人心里在想什么,如果是个人的话,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可他们却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水里挣扎!难道一把破手机就抵得上一条人命。为什么不能宽容他的一时轻率,为什么不能宽容他的一时错误,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民族的宽容之心在顷刻间荡然无存。他们将受到全世界的批评,他们给民族抹黑了,他们的人生之路将变得冷漠暗淡,他们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美国游泳健将——菲尔普斯,近来被发现吸食大麻毒品。他,面对这件事坦然承认自己的年少轻率,并承诺改掉这个错误。之后,他的勇于承认错误使他赢得了所有粉丝的赞许。全世界宽容了他。也正是因为人们的宽容,使得世界不会因此而失去一个游泳天才。全世界的宽容,让菲尔普斯得以蜕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又会为我们创造神话。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为宽容而变得光彩耀眼,世人称颂。让我们从这一刻做起,人人怀有一颗宽容之心,将宽容的精神在我们人生之路两旁播种、生根、发芽吧!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芳香四溢。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表述,但“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中国”和“中土”,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有夏之居”,久有“中国”的成说。《史记·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强调洛邑为“天下之中”的两点理论根据——“居九鼎”和“四方入贡道里均”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九鼎”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中国”和“夏”密不可分,无“夏”则无所谓“中国”。成周“中国”说,标志着“中国”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到春秋之世,“中国”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华夏”的异称,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为“有夏之居”“中国”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这是对成周“中国”说的考古学诠释,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在追溯“最早的中国”时,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所谓“最早的中国”,实际上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夏代以前的历史,《史记五帝本纪》是最重要的文献材料。《太史公自序》中明确指出夏禹画九州的历史功绩是对五帝时代开创的华夏文明的接续与发展,“最早的中国”必然要求之于五帝时代。黄帝乃“五帝”之首,其最显赫的事迹是伐蚩尤而赢得天下诸侯拥戴。与此同时,“天下有不顺者,黃帝从而征之”,这和三代之君征伐不臣诸侯颇相类似。此外,黄帝时代已有初具规模的统治机构,如“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当时黄帝部落无疑就是“万国”之中的“中国”。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之后帝颛顼和帝喾,则代表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尧舜时期,“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进一步完善,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在此文明链条中,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标志着“中国”观念的萌芽,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近年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建筑和墓葬,真切地反映了黃帝时代的文明景象,展示了“最早中国”的瑰丽与繁华。

(摘编自孙庆伟《最早的中国: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人将都城建于成周,并继承了夏代以来的政治传统,称成周为“中国”和“中土”。 B.“中国”是夏商周三代遵守的政治秩序,后成为区隔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符号。 C.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他伐蚩尤而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D.黄帝时期国家统治形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中国”观念萌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及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从考古学层面证明了“有夏之居”“中国”说。 B.文章首段指出追溯“最早的中国”必须回到政治和文化层面,这是第二段论证的前提。 C.文章概述五帝时代的文明演进史,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D.文章追溯“中国”观念的源头,从夏商周三代一直上溯到五帝时期,将探讨推向深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铭文,因此铭文不能够作为追溯“中国”观念的依据。 B.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 C.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证明了《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真实可信。 D.如果有新的文献资料或考古证据,那么“最早的中国”的年代有可能再往上追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 “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 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牛.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 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実丽乡村建设是 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 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义明建设全新理念指 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也是依托农村 空间形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城乡一体发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关爱帮 扶,注重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形象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内心感受乂不断实现其预期建设目标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摘编自互联网十《美丽乡村的概念是什么意思?美丽乡村的目标要求及意义》,2016.1)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上级政府支持卜.阳市湖溪镇涵沿村 的面貌有了大改观: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池塘整治一新,居民用上了自来水……村子环境 变好,村党支部书记杜文辉却“放心不下”:有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建“美丽乡村”容易,难的是如何一直保持下去,“‘美丽乡村’总不能靠政府‘养’一辈子。”针对此类问题,经过多年探索,东阳市委班子找到一条路子:努力做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