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下水)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5ef53a2195f312b3069a56d

附表9-3 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水质及污染状况

浅层地下水功能区 一级功能区名称 二级功能区名称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1 地下水超采区 一般超采区 水质状况 超标项目 水资源一级区 水资源二级区 地级行政区 面积(km2) 面积(km2) 水质类别 矿化度(g/L) 污染区 地下水污染状况 污染物 污染指数Pi3 所在区域 二级功能区代码 名称 超标率 名称 面积(km2) 名称 监测值 (mg/L) 2 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污染物监测值为基本评价单元内各选用监测井相应监测项目监测值的面积加权平均值;3、污染指数Pi是指该项目的监测值与该项目1980年的监测值Ci0的比值;4、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等应与附表2-4-3中的数据相协调。

26

续附表9-3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功能区水质及污染状况

地下水超采区 严重超采区 水质状况 超标项目 面积(km2) 水质类别 矿化度(g/L) 地下水污染状况 污染区 污染物 污染指数Pi 面积(km2) 水质类别 矿化度(g/L) 水质状况 超标项目 备注 地下水污染状况 污染区 污染物 污染指数Pi 地下水未超采区 名称 超标率 名称 面积(km2) 名称 监测值(mg/L) 名称 超标率 名称 面积(km2) 名称 监测值(mg/L) 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2、污染物监测值为基本评价单元内各选用监测井相应监测项目监测值的面积加权平均值;3、污染指数Pi是指该项目的监测值与该项目1980年的监测值Ci0的比值;4、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等应与附表2-4-3中的数据相协调。

27

附表9-4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规划分区生态与环境状况

浅层地下水 功能区 地下一二二水级级级资功功功源能能能评区区区价名名代类称 称 码 型区1 地下水超采区 一般超采区 地面沉降 水资源一级区 水资源二级区 地面塌陷 地裂缝 海水入侵面积 所在区域 地级面积面积2行(km) (km 2) 政区 地面累计年均个最大面长最大年均入沉降沉降沉降面积条数累积面数深度积度深度侵速率2面积量速率(km2) (条) 积(km) (个) (m) (m2) (km) (m) (m/a) 2(km) (mm) (mm/a) 咸水入侵面积(km2) 土地沙化面积(km2) : 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

28

续附表9-4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浅层地下水规划单元生态与环境状况

地下水超采区 严重超采区 地面沉降 面积(km2) 地面沉降面积(km2) 累计沉降量(mm) 年均沉降速率(mm/a) 地面塌陷 地裂缝 海水入侵 土地沙化面积(km2) 面积(km2) 地面沉降面积(km2) 累计沉降量(mm) 年均沉降速率(mm/a) 个数(个) 地下水未超采区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面积(km2) 个数(个) 面最大积深度(m2(m) ) 长度(m) 咸水入侵最大累积面年均入面积条数深度积侵速率(km2(条) 2(m) (km) (m/a) ) 面积(km2) 最大深度(m) 注:1、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按山丘区、一般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内陆盆地平原区和荒漠区填写。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