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6bb61e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5

枣阳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D.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

15.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

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设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黑板对白

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F B.mg C. F2?(mg)2 D.F2?(Mg?mg)2

16. 如图是匀强电场遇到空腔导体后的部分电场线分布图,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M、N、

Q是以直电场线上一点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OQ连线垂直于M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

B.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Q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

D.在Q点释放一个正电荷,正电荷所受电场力将沿与OQ垂直的 方向竖直向上

17.如图所示,曲线Ⅰ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1的轨道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Ⅱ是

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卫星2的轨道示意图,O点为地球的地 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 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轨道长轴AB的长度为R

B.若在Ⅰ轨道的卫星1的速率为V0,在Ⅱ轨道的卫星2通过 B点的速率为VB,则V0<VB

- 1 -

C.若在Ⅰ轨道的卫星1的加速度大小为a0,在Ⅱ轨道的卫星2通过A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A,则a0>aA

D.若OA=0.5R,则卫星在B点的速率VB <2GM/3R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平 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G为灵敏电流表,A1、A2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1表的示数变大 B. A2表的示数变小 C.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D. G中有a → b的电流 19.如图所示,足够高的竖直墙壁M、N之间有一根水平光滑细杆,在杆上A点的左侧某位置处套有一细环,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绳系在环上,墙壁上的B点与小球等高,现让环与小球一起以速度v向右运动,环运动到A点被挡住而立即停止。已知杆上A点离墙壁N的水平距离为

ML?BA3L2N3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L,2力为2.5mg。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v?B、若v?C、若v?2gL,则小球与墙壁N的碰撞点到B点的距离为L/2 2gL,小球与墙壁N碰撞时的速度为gL 3gL,则小球与墙壁N的碰撞点到B点的距离为L/8

13gLD、若v?3gL,则小球与墙壁N碰撞时的速度为4 20.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分别固定着等量正点电荷.O为AB连线的中点,C、D是AB连线上两点,其中AC=CO=OD=DB=

L.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4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0从C点出发,沿直线AB向D点运动,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3E0,到达D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E0 mgLB.C、O两点间的电势差Uco?5E0 2q- 2 -

C.C、O两点间的电势差Uco? D.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E0 2qxF B C O 7L 4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 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物体接触 (未连接),如图中O点,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 平力F缓慢向左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

被压缩了x0,如图中B点,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距B点为3x0,C点是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的位置,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

kx0??gmB.撤去F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

运动

C.从B→C位置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D.撤去F后,物体向右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 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 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物体接触 (未连接),如图中O点,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 平力F缓慢向左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

被压缩了x0,如图中B点,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距B点为3x0,C点是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的位置,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

kx0??gmB.撤去F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

运动

C.从B→C位置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D.撤去F后,物体向右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3 -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某同学利用如图3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图3

(1)实验时要调整气垫导轨水平。不挂钩码和细线,接通气源,如果滑块________________,则表示气垫导轨调整至水平状态。

(2)不挂钩码和细线,接通气源,滑块从轨道右端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实施下列措施能够达到实验调整目标的是________。

A.调节P使轨道左端升高一些 B.调节Q使轨道右端降低一些 C.遮光条的宽度应适当大一些 D.滑块的质量增大一些 E.气源的供气量增大一些

(3)实验时,测出光电门1、2间的距离L,遮光条的宽度d,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钩码质量m。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 、t2,则系统机械能守恒成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陈俊宇同学,在中秋节放假期间,自备了如下实验器材,用

来测量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

待测电池组(E≈3V,r≈1Ω); 电压表(0—3V,RV≈10KΩ); 电阻箱(0—9999Ω); 保护电阻(R0=5Ω);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实验中在改变变阻器阻值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的读数变化不明显,于是该同学对其中的一根导线重新做了调整,使得电压表的读数变化明显,则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需要调整的一根导线是 (用字母编号表示),这根导线调整后应接在 (用字母编号表示)之间.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