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dzo在计算机的立场上讨论汉语理解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Ectdzo在计算机的立场上讨论汉语理解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6e8e51cc5da50e2524d7fc4

计算机和人在理解自然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别

由于自然汉语大量使用简略的“提示方式”,要理解一般使用汉语写出的文章,读者至少需要 ? ? ?

要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汉语,计算机至少需要具有小学毕业生拥有的社会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使用以上常识来把“提示句”转换为“描述句”的能力。

如果“提示方式”使用了对话者双方当时所处的环境,由于计算机现在还不具备类似人类的感官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样的语句是计算机无法理解的。即便是在小说中,要计算机根据上文来想象当时的环境,也是极其困难的。

目前计算机的水平还达不到这一要求;起码从经济的角度,作不到这一点。因此,原则上不可能要求计算机处理“提示句”的语义。所以,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汉语, 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我们日常使用的“提示句”形式改造成为较为完备的“描述句”形式。在当前,这只能利用人们书写文章时的机会,借助软件通过人机对话把原先被省略掉的成份补充回去才行。

如果某人在撰写一篇准备让计算机理解的文章时,写出了本文前面所举的例子,计算机在完成“分词”的工作,并得到作者的认可之后, ? ? ?

如果发现其中有“东西”,“打败”,“大败”,“地下”,… ,之类的多义词,就要通过对话明确作者心目中的确切义项。

如果发现在主语、宾语这类要求“体词”的位置上出现了“谓词”,就要求作者改写。

如果发现“体词串接”现象,在语句中找不到说明它们之间关系的“谓词”,就要求作者填入能够具体说明它们之间关系的“谓词”。

例如:把“鲁讯回忆录”改为“关于鲁讯的回忆录”。 例如:把“去是对的。”改为“〖去〗的决定 是对的”。

结论:

? ? ? ?

“追求简略”与“追求详尽”的矛盾是推动语言发展的动力。汉语的传统是强调简略,因此语言的理解过程要更多地依赖语境和说写方与读听方的共同知识。

在汉语中,区分“描述句”与“提示句”并以不同的态度加以对待是必要的。 汉语语法只能,也只需要覆盖“描述句”的构造规则。

在当前只能要求计算机理解以“描述句”表达的汉语。为了把我们日常使“提示句”形式”改造成为较为完备的“描述句”形式。在当前,只能利用人们书写文章时的机会,借助软件通过人机对话把原先被省略掉的成份补充回去。 ?

当然,“省略”与“完备”都是相对的概念。简略与详尽的矛盾可以说是推动语言发展的动力。在甚么地方折衷,要看语言的接收方所处环境以及智力与知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