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选读后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毛泽东文选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6f16826be23482fb4da4ca0

《毛泽东文选》读后感

《毛泽东文选》第一卷007《更宜注意的问题》,引起了我许多有关现今社会生活和国家政策的所思所想。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在认真研读了毛泽东的几篇文章之后,我不得不再次对这位伟人的睿智和改造国家的热情及勇气发自内心地崇敬和向往。同样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毛泽东在充斥着混乱和战火的年代如何能够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理想,以及这样难得的看透事物本质、审时度势的能力!他的思想流传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毛泽东《更宜注意的问题》这篇文章中,主要阐述的是针对湖南省宪法忽视劳动者权利的现象而提出的有关劳动者权利的问题以及不重视劳动者权利的严重后果。在今天的中国,面临许多大学生和其他劳动者陷入失业困境的问题,这篇文章对解决这个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劳动者得三项基本权利:生存权、劳动权、劳动全收全。“一个人在‘老’‘少’两段不能做工的时候应该都有一种取得保存他生命的食物的权利,这就是生存权。” “工人有力而社会无事可以买他的力事实上工人不得不‘赋闲’时,社会就应该本着罪不在工人的理由而给与他们平常的工资,这就是劳动权。“”工人做的东西应该完全归工人自己,这就是劳动全收权。”毛泽东解释并阐述了这三种权利对劳动者的重要性,并对湖南宪法撇开劳动者的做法非常不满。在毛泽东看来“五一”劳动节

虽然是8小时工作制,但是8小时工作制是以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劳动权得以保障为存在前提的。毛泽东还提出,劳动者的权益必须要重视,否则引起大家注意之后仍不得解决,其后果将使政府后悔莫及。

对于毛泽东所要求的对生存权的保护,在当代的中国,我认为,可以解释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一些促进民生的经济政策等,以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当然,我们的生存要求已经不仅限于食物这最低的生存需要了。而这句“秋天的草木也可以得点雨露尽其天年”更是直指今日的养老保险。现在的中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物价日渐飞涨,而激烈的岗位竞争却阻止着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增加。广大劳动者们终日愁眉不展,依旧挣扎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之中。幸运的是,党和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民生的方针和政策。但是,执行力度受各方面影响打了折扣。国家应当完善执行体系,排除一切障碍,畅通执行流程,规避贪污腐败的风险,将制定的利民政策贯彻到底。

对于劳动权,党和国家则是有所创新。随科技和管理的发展进步,“社会无事”使得有劳动力的劳动者不得不“赋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大学生的失业率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那要怎么办呢?党和国家一方面鼓励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提供条件鼓励劳动者创业,使得社会“有事”。这是党和国家与时俱进,解决矛盾的能力提高的表现。但是有一点, “本着罪不

在工人的理由而给与他们平常的工资”,失业救济金这一块,国家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体系,很多失业劳动者都只能靠保险公司和家人的救济。

劳动全收权,毛泽东并没有做特别详细的阐述,只是认为“共产主义实行以后的事”,世界大概出现了这样一个潮流,不应该忽略。共产主义时期,社会物质及其丰富,劳动者的生产量大,国家的分配足以满足个人需求,个人也不会特别执着所产全归个人所有。如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税收侧面地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不合理,但是极高的福利却也某种阻止人们的抱怨。我认为,劳动全收权,在现在中国反映在低税收和企业单位的福利分发。

另一方面,“这些问题是已经有了的,而且是必要解决的,无论大家怎样不注意,这些问题有一日自然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劳动权问题必须要解决,社会矛盾的激化,如毛泽东所说的,以此引起人们的注意为开端,并愈演愈烈。国家民生问题自08年金融危机的刺激下日益凸显,党和国家不仅要重视起来,更要将政策和方针执行下去。

毛泽东《更宜注意的问题》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其透露出的思想对现代中国来说极具现实意义。我认为广大青年应当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正确思想,锻炼自我能力,成为像毛泽东一样的青年!

[1]社会政策,指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后流行于欧美以及日本,二十世纪初传入

中国。社会政策的提倡者主张阶级协调,由国家或其他社会力量制订劳动法规,实行社会保险,成立工人组织,兴办福利、救济事业等等,来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来自《毛泽东文选》第一卷004《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注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