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81队DPH-81钻井工程设计(打导眼)5.13日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40581队DPH-81钻井工程设计(打导眼)5.13日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7434ad74afe04a1b071de4e

DPH-81井钻井工程设计(2013.05)

1. 设计依据

1.1 《DPH-81井钻井地质设计》

1.2 DPH-81井设计引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1、SY/T5333-1996 《钻井工程设计格式》 2、SY/T 5431-2008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3、SY/T 5435-2003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4、SY/T 5088-2008 《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 5、SY/T 5619-200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6、SY/T 6426-2005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7、Q/SH S0003.1-2004 《石油天然气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8、SY/T 5724-2008 《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9、SY/T 5480-2007 《固井设计规范》 1.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钻井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1.4 根据邻井钻井资料及大牛地气田盒1气层水平井实钻资料。

2. 地质概况

2.1 钻井性质: 开发井(水平井)

2.2 井口位置:DPH-81井井口位于位于大42井井口3.27°方向887m处。 2.2.1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神木县尔林兔镇东葫芦素一队。

DPH-81井井口位于位于大42井井口3.27°方向887m处。

2.2.2 构造位置: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2.2.3 坐标位置:井口,导眼及A、B靶点坐标见表1。

表1 井口及靶点坐标

项目 X Y 距井口方位 距井口距离 海 拔 垂深 斜深 距砂顶 距砂底 井口 4323749.84 19396877.67 / / 1240.53m / / / / 导眼靶点 4323460.06 19396955.32 165.00° 300.00m / 2459.00m 2608.69m A靶点 4323411.77 19396968.26 165.00° 350.00m / B靶点 4322252.65 19397278.84 165.00° 1550.00m / 2459.00m 2658.03m 7.5m 11.5m 2465.00m 3858.05m 8.7m 11.2m

1

DPH-81井钻井工程设计(2013.05)

2.3设计井深:井深3858.05m,垂深2465.00m。 2.4设计方位:165°

2.5完钻层位: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 2.6完钻原则:钻达设计B靶点。 2.7完井方式:裸眼完井 2.8地层孔隙压力预测

气田地层孔隙压力大致可分为二段,三叠系之上地层孔隙压力为正常压力系统,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低压系统(图1)。

图1 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图

2.9 地温梯度预测:根据大牛地气田多口井测试资料统计,大牛地气田地温梯度3.12℃/100m,预计本井井底温度为81.43℃。

2.10 地层倾角预测: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实钻资料,预测本井地层倾角小于1°。 2.11 地理及环境资料 2.11.1气象资料

该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最高气温达40℃,最低气温达-30℃,年平均气温为7.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最大积雪厚度160mm,最大冻土深度1400mm。平均最多风向为南风,最大风速20.7m/s,平均风速2.3m/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

DPH-81井钻井工程设计(2013.05)

2.11.2地形地物

该地区人烟稀少,经济落后,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地表为沙漠、低缓沙丘、草原,地面海拔一般为1230~1360m,平均海拔为1300m。

大牛地气田北邻黄河和包兰铁路,气田内有210国道穿过,乡间公路交织成网,交通便利。

2.12 DPH-81井钻遇地层简表(见表2)

表2 DPH-81井地层预测简表

地界 系 层统 组 系段 统 代号 Q4 K1z J2a J2z 垂深 (m) 50 235 410 515 垂厚 (m) 50 185 175 105 岩性简述 新生第四全新界 系 统 浅棕黄色风积砂层。 棕色砂岩与同色泥岩略等厚互层;底部为细砂岩。 泥岩夹泥灰岩,底部为棕褐色细砂岩。 浅灰绿色砂岩与灰绿、灰紫得瑟泥岩呈等厚互层,底部为灰白浅灰绿色含砾砂岩。 灰白、浅灰色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呈等厚互层夹煤层;下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 灰白、灰绿色砂岩与同色泥岩互层。 杂色砂岩与棕、灰紫色泥岩呈略等厚互层。 棕、灰褐色泥岩与杂色砂岩略等厚互层。 棕红、灰紫色泥岩与杂色砂岩略等厚互层。 灰褐、棕褐色泥岩与灰白.紫灰.灰绿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 棕褐、紫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浅棕灰、浅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呈略等厚互层。 棕褐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与浅灰色中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呈略等厚互层。 棕褐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与灰白、浅灰色粗、细砂岩。 灰白色粗、中砂岩与灰色泥岩呈略等厚互层。 灰白、浅灰色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粗、中、细、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与灰白、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粗、中、细砂岩呈略等厚互层,间夹多层煤。 顶部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其下为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浅灰色含灰细砂岩呈等厚层。 白垩志丹下统 系 群 安定组 中统 侏罗系 中生界 直罗组 中下延安统 组 上统 延长组 J1-2y 635 120 T3y T2e T1h T1l P2sh P2s P1x3 P1x2 P1x1 P1s2 P1s1 1258 1480 1619 1934 2213 2351 623 222 139 315 279 138 二马三叠中统 营组 系 和尚沟组 下统 刘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统 上石盒子组 上 下石 二叠盒子古 系 组 下统 生 山西界 组 盒3 盒2 盒1 山2 2391 2433 2480 2528 2579 40 42 47 48 51 12 山1 石炭太原上统 系 组 太2 C3t2 2591 3

DPH-81井钻井工程设计(2013.05)

太1 本溪组 C3t1 2606 C2b 2608 15 2 顶部为厚煤层,其下为浅灰色中、细砂岩与灰黑色泥岩呈等厚互层夹煤层。 灰色铝土岩、碳质泥岩。 浅灰色含灰云岩。 中统 下奥界古陶生系O1m51-4 2624 16 下马家马五 1-4统沟组 △ (未穿) 注:表中垂深、A靶点、B靶点均从地面起算,且均采用井口设计海拔1240.53m。

3. 钻井主要设备

钻井主要设备要满足钻井施工要求,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建议配备顶部驱动装置,钻井主要设备见表3。

表3 钻井主要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钻机 井架 提 升 系 统 型号 ZJ50L JJ315/45-D TC315 YC350 DG350 SL450Ⅱ ZP275 F-1600 PZ12V190BBL-3 VL436 VL208 风冷电动螺杆 加重下灰罐 钻井液储备罐 淡水储备罐 循环罐 FH35-35 单位 数量 部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个 个 个 台 台 套 套 套 台 台 台 台 4

1 1 1 1 1 1 1 2 3 2 1 2 2 3 2 5 1 1 1 1 1 1 1 1 1 1 负荷 (kN) 3150 3150 3150 3500 3500 3150 5850 天车 游车 大钩 水龙头 功率 备注 (kW) 127钻杆3000m 89钻杆4000m K型,高度45m 1180 2430 740 208 4 4 2.2 2.2 18.5 转速:最高195rpm 最高压力35.0MPa 单机功率810kW 单机功率370kW 单机功率208kW 单灌体积10 m3 单灌体积40 m3 单灌体积40 m3 总体积260 m3 二开,三组合,负荷能力35.0MPa 负荷能力35.0MPa 高频振动筛 高频振动筛 处理量227m3/h 转盘 钻井液泵 柴油机 发电机 压风机 罐类 1# 2# 环型防喷器 井 控 双闸板防喷器 2FZ35-35 10 装 压井放喷节流YG-35 置 管汇 JG/S3-35 控制司钻控制台 KQP6407+远控11 系统 节流控制箱 台 1# ZS2×1.15×2/3P 12 振动筛 2# ZS2×1.15×2/3P 13 除砂器 NCJ-227 14 除泥器 NJ-861 15 电动砂泵 16 离心机 LW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