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测量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长沙理工大学测量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75c0910770bf78a64295466

习题七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地物、地貌

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等高线、陡坎、悬崖 首曲线、间曲线、计曲线 山谷(集水)、山脊(分水) 高程注记、示坡线

0.05米、0.1米、0.5米

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水平度盘读数、竖直度盘读数、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9. 三角高程、h?Dtan??i?v或HB?HA?Dtan??i?v 10. 检查、拼接、整饰

11. 电子计算机、地形空间数据

12. 定显示区、展野外测点号、展高程点 13. 全站仪测量法、GPSRTK测量法 14. 编码法、草图法、电子平板法 15. 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处理 16. 类别码、关系码、独立符号码 二、问答题(答案要点)

1. 答:比例尺――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其实地对应线段的投影长度之比;比例尺精

度――地形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投影长度;关系――

比例尺精度=0.1?10?3?比例尺分母。

2. 答:①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②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③不同高程的等高线

一般是不能相交的;④等高线与分水线、集水线正交;⑤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为等高线平距,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反之亦然;⑥高程相等的两条等高线间不能单独存在一条不闭合的等高线;⑦鞍部等高线必是对称的不同高程的双曲线。 3. 答:等高线类别----首曲线、间曲线、计曲线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即基本等高线;

间曲线――是按0.5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以便显示 不能显示的地貌特征 计曲线――每隔四条等高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其目的是为了高程计算的方便。 4. 答:①根据每条等高线的高程注记来判断;②根据示坡线所指的方向判断。 5. 答: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的、指向下坡方向的断线;

关系――在同一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小,等高线越密,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 6. 答:在两等高点间的坡度相同的基础上,通过高差与平距成正比的原理来内插出两高程

点间的各等高线的通过点。

7. 答:①测站的准备工作;②观测与计算;③绘图。

8. 答:①转点(支点)测量;②交会测量;③通过绘图的方法来得到点位。 9. 答:地物点的选择――特征点(转折点、轮廓点); 地貌点的选择――坡度发生变化点。

10. 答:为了便于地形图的测绘、使用和归档管理,需要将大面积的地形图进行分幅成小块

的面积测绘于图纸上;分幅有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其中梯形分幅适合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分幅,而矩形分幅适合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11. 答:①定显示区――使所有的碎部点都显示在当前的屏幕中; ②展绘野外测点点号――显示出个测点的位置和点号,以方便对应草图进行点的连

接绘图;

③展高程点――在绘图结束后,应将点号除去,将各点的高程标注在点位旁边。 12. 答:①野外数据的采集,同时绘制草图;

②数据的传输,将野外全站仪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中; ③室内的计算机绘图;

④地形图的分幅以及打印输出

13. 答:定向的错误导致的;处理的办法有三――①重测;②绘图结束后将整个地形图旋转

180°;③将传输到电脑上的数据进行坐标的转换,然后在展点绘图(推荐)。 三、计算题

1. 解:D?k?l?cos??100?1.37?cos17?02??127.424m

hAB?Dtan??i?v?127.424?tan17?02??1.32?2.00?34.251m HB?HA?hAB?80.643?34.251?114.894m 2. 解:(如下表所示) 测点 1 2 3 4 5 3.

22标尺读数 (m) 中丝 上丝(m) 下丝(m) 1.449 2.016 1.246 1.146 0.778 1.868 1.030 2.597 1.436 1.921 0.571 1.426 0.867 1.037 0.520 视距间隔 竖盘读数 竖直角 水平距离 (m) (°′) (°′) (m) 0.838 1.161 1.350 0.559 0.517 84 30 90 10 96 28 86 26 84 30 5 28 -0 12 -6 30 3 32 5 28 83.184 116.099 133.598 55.728 51.320 高差 (m) +7.162 -0.931 -13.484 +3.400 +5.090 测点高程 (m) 155.718 147.625 135.072 151.956 153.646 解:DAB?78.5?cos2(90??95?30?)?77.916m

?A?电杆?45?36?48???146?30?45???192?07?33??

?x?DAB?cos?A?电杆??77.321m ?y?DAB?sin?A?电杆?9.613m

?h?DAB?tan?90??95?30???i?v??6.615m4. 解:RBC?arctan

200?100?45?200?100??BC?45?

DB1?klcos2(90??L)?78.6?cos2(90??85?20?)?78.178m?B1??BC?345?28??360??30?28?x1?xB?DB1?cos?B1?100?78.178?cos30?28??169.395my1?yB?DB1?sin?B1?100?78.178?sin30?28??136.002mH1?HB?DB1?tan(90??85?20?)?i?v?100?78.178?tan(90??85?20?)?1.48?1.361?105.860m

DB2?klcos2(90??L)?26.7?cos2(90??91?45?)?26.680m?B2??BC?146?25??191?25?x2?xB?DB2?cos?B2?100?26.680?cos191?25??73.562my2?yB?DB2?sin?B2?100?26.680?sin191?25??103.586mH2?HB?DB2?tan(90??91?45?)?i?v?100?26.680?tan(90??91?45?)?1.48?2.001?98.745m

DB3?klcos2(90??L)?44.6?cos2(90??94?23?)?44.389m?B3??BC?216?30??261?30?x3?xB?DB3?cos?B3?100?44.389?cos261?30??74.762my3?yB?DB3?sin?B3?100?44.389?sin261?30??63.484mH3?HB?DB3?tan(90??94?23?)?i?v?100?44.389?tan(90??91?45?)?1.48?1.478?96.941m

5. 解:见作业本。 6. 解:见作业本。 7. 解:见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