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管理学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77c2e2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2

328.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A )

A.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 是否掌握管理一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 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329. 某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每月均对工程师们的工作进行分等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报酬挂钩。这样做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B )

A. 获得高等级的优秀工程师们会再接再励,而等级低的则会努力改进工作以求提高

B. 优秀工程师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产生跳槽思想,差一些的则仍会留在企业

C. 对这种严格控制,工程师们很有意见,致使今后工作难以分配

D. 差一些的工程师,由于面子过不去而另谋职业出走,结果只留下优秀的工程师

330. 在一次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班上,就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时,学员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归纳四种不同的主张。假如四种主张都能切切实实做好,你认为哪一种应成为首选的主张( B ): A. 成立员工之家,开展文体活动等,以增强凝聚力

B. 从关心员工需要出发,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C. 表扬先进员工,树立学习榜样 D. 批评后进员工,促使其增强工作责任心

331.决策方案的拟订和选择,不仅要考察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这说明决策具有( B )的特点。 A.目标性 B.可行性 C.选择性 D.满意性 332.管理的二重属性是指:( B )

A.科学性与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科学属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D.科学属性与社会属性

333.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将授予哪种人以决策和行动的权力?( B ) A.参谋人员 B.直线人员 C.咨询人员 D.一

线员工

334. 根据领导者运用职权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领导方式分为专制、民主与放任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式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D )

A. 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 B.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C.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 D. 员工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335. 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C )

A. 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 B. 管理部门选聘干部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C. 组织设计忽视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 D. 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

336. 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倡导尊重每一位员工、重视员工权利的思想。这种观念和做法属于:( A )

A.公司文化 B.政治手腕 C.经济条件 D.激励理论

337. “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C )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338.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说过:\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作用,就是发展并维持意见沟通系统。\在实践中,进行意见沟通需要一定技巧。通常不能采取的技巧是:( C )

A. 该告诉职工的全部告诉 B. 让下级明了他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 C.不要经常称赞下级 D. 要明白上行沟通效率永远不会太高 339. 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 D )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40. 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的方式来培训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C ) A.提高受训者的业务专精能力 B.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 C.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 D.考察受训者的高层管理能力

341.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较少,这是否意味着该组织:( B )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 B.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342.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343. 管理过程理论之父是( B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三、填空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2.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的职能有计划工作、 、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法约尔的著作《 》为管理过程学派的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4. 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

5.严格地讲,估量机会不是计划工作过程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真正 。

6.目标和具体的计划通常构成一个 。即目标与目标之间左右关联,上下贯通,彼此呼应,融为一个整体。

7.部门划分应遵循 ,以使机构富有效能和有效率。

8.所谓决策,就是为达到一定的 ,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9.概率适用于非常规的、 的,不重复的决策。

10.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要求对组织 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

11.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等于期望值乘以 。

12.移情作用是说:一个人将自己的意识以 投射在他人身上的能力。 13.控制是一个信息 过程.

14.组织适应性原理,是指组织机构越是 、全面、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 15.直接控制相对于间接控制而言,它是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 来进行控制工作的。

16、管理者的角色可分为三大类: 、信息角色 、 。 17、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过去决策、 、伦理、 、时间。 18、决策按环境因素可控性: 、不确定型决策、 。 19、计划的层次体系:使命、目标、 、政策、程序、规则、方案、预算。 20、.目标管理的四要素: 、 、明确的时限、绩效反馈。 21、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 和 。

22.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是指 理论的形成发展。 23.孔茨把管理理论的 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24.德鲁克认为,通过目标管理就可以对 进行有效地管理。 25.预测活动的第一步是 。

26.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 。 27.决策的程序包括确定 ,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

28.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要求对组织 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 29.人员配备采取的开放的系统方法要在组织内部贯彻,反过来又和 有关。

30.组织中沟通联络的目的是 。

31.非正式沟通是在 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或交流。

32.提出领导连续流的坦南鲍姆认为:一个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 和个性。

33.作为管理的一项职能,控制工作是指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 。 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34.由于计划工作是进行控制的依据,所以从逻辑上讲,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 。

35.控制工作的重点是 正在进行的计划过程。

36.组织适应性原理,是指组织机构越是 、全面、完整,设计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