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心理调适,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注重心理调适,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790c086bceb19e8b8f6ba42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家长是孩子心理问题的直接造成者。而这又是我们无法去解决的,所以,我们在与问题学生的接触中,往往显得很无奈,今后希望能通过社会的力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更多的课题等待着我们。《中学生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结题了,但对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我们今天的探索只是为今后的教育研究打了点基础,还需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要将川兴中学打造成农村中学的新品牌,要继续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研究,创造完美的川中要从细节入手,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入手,为社会输送健全的人才。

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研究

课题结题效果检测报告

课题名称 注重心理调适,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单位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

检测单位 凉山州教科所 西昌市教育科研中心 检测完成日期 2005 年 4月 28 日

课题情况

子课题名称 注重心理调适,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课题负责人 曾光福

课题来源 自选 立项时间 2002.3 批准立项文 号 凉教所[2003]35号 向检测组提供的材料 研究方案 2份 阶段实施计划 3份 阶段总结 3份 研究人员 伍卫等14人 学习培训 25次

组织参加研讨会 28次 其它资料 检测情况说明

测查重点 1、课题资料 2 、过程性活动操作 3、 心理调适的技术性成果 4、 时间、经费投入。 检测人员组成 巫明英、何良仆、谌业锋、陈学宏、蒙佐德 检 测 时 间 2005、4、28

检 测 对 象(学校、班级) 川兴中学课题组、高2005级3班 检 测 的 方 式 及 方 法 查阅资料 开题报告 进程性活动资料

听课课堂、典型课外活动160节次 座谈会 开题会、课题组研讨会等30余次 其它 “清泉”、回函300余封

主要教改措施所产生的教育实践直接效果

1. 实效措施认定(主要由哪些观念、措施带来教改效果) 观念

1、基本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 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心理困挠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学会调节自我,南昌市心理调适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通过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2、遵循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

(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关注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形式的辅导。 (4)学生主动参与和科学辅导相结合。

(5)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保密,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3、完成的目标:

(1)探寻出中学生心理调适的途经和方法,积累了切合我校实际可操作的经验。

(2)研究中根据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探寻原因,进行了科学的测查分析。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了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学会了调节自我,同时积累了个案材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措施:

心理调适的方法途径: 1、维护心理健康(基本训练)

(1)智能训练: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的训练

(2)学习心理指导: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3)情感教育: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技巧训练。

(5)敏感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

(6)人际交往: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体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的各种问题的技巧和原则,如:冲突的解决、合作和竞争、学会拒绝以及互相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7)健全人格的培养: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

(8)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悦纳自己的优势,自信心的培养,良好自我形象的建议。 2、调适心理行为问题

(1)学习适应---对有学习困难、学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等不良心理的学生进行面谈咨询和信函辅导。

(2)情绪问题----对存在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的学生进行调适辅导。 (3)行为问题----对学生学习生活中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4)青春期障碍——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排除青春期障碍,顺利健康度过青春期。 由于我校是农村中学,随着学校教学质量在凉山州的攀升,有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生源较复杂,学习适应问题尤其普遍,尤其是起始年级,于是我们又将起始年级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作为了研究的重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主要效果(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育运行机制方面) 主要效果:

1、学生方面

(1)、三年来,校园心理辅导室通过面谈咨询,通过“清泉”信箱信函沟通,共接待面谈咨询学生1000多人次,回复信函300多封,教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轻松学习。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心理辅导活动课960多节次。通过40分钟的学生的活动参与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反思,心理问题潜移默化得到解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活动课。

如:《学会交谈》《天生我才必有用》《拍卖人生》《来吧,考试》《你会花钱吗——消费调查》《怯场咋办》《走出封闭,告别孤独》《让爱在心中燃烧》《家贫不羞,不思进取才耻》《Who am I》《合作、个性、成功》《13岁,我想说》《话说心理暗示》《触网的困惑》

(3)开设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高考、中考前夕,针对考生考前焦虑,进行不同形式的“考前心理辅导”。如:“高考、中考考前誓师动员大会”,增强了考生的自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在学校架起了一座沟通学习与社会,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全面均衡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了适应能力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未成年人犯罪。

(4)、开设了两个实验班,通过三年跟踪测查,进行不同形式的咨询辅导,学生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下降,主动咨询和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人数明显上升,心理调适能力增强,标志着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不少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三年来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健康成长。如:我校高2004级一男同学,自上高中以来,情绪低落,性情暴躁,学习成绩下降。原来是环境的不适应及家庭不合的原因,在辅导老师的反复疏导和耐心的帮助下,恢复了自信,考上了湖南一所重点大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

2、教师方面

(1)在没有条件作专门学习的情况下,积极自学心理理论知识,武装自己,走出去,请进来,请省、地区的尊驾、学者到校培训,提高了理论水平。课题组老师们结合对学生的面谈、信函回复及活动辅导,写出总结论文、研究论文、个案分析、优秀教案等近百篇,并且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地区获奖或发表。2003年两位主研教师获得“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个人”称号。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960多节次。在2003年9月11日,我校主研教师在“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研讨会”上展示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示范课《走进14岁----昨天.今天.明天》,受到与会者好评,获得大会贡献奖, 2004年6月在州教科所组织的由众多学校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沙龙”上交流活动课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