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教育督导联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环渤海地区教育督导联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7bfe9bdfd0a79563c1e7287

求,“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督导评估能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能以固有的模式和标准去评价学校,只有关注学校的发展需求,努力为各层次的学校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促进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十几年来,我们面对新形势,分析新情况,思考新问题,努力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探求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机制,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教育督导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扬弃的原则,实事求是,不断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多年来,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为载体,坚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先后修订7次,始终保持评估标准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体现教育督导评估的方向性、指导性、激励性,着眼于促进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办好每一所学校,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近几年,我们自觉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增强教育督导影响力。规范并公开督导评估工作程序,自觉接受学校的工作监督,增加督导评估工作的透明度。构建督学综合评价工作模式,健全评价制约制度,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先后建立责任督学制度,督导评估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形成完整的督导评估体系。

2005年,反思督导评估工作存在评价标准统一,且标准过细过死,忽视学校差异,偏重资料,忽视工作绩效等弊端。讨论分析后形成共识:督导评估要导向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全面评价学校,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评价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学校的基础差异,克服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的做法,淡化先天区别,强化后天努力成效,更多地关注学校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激励功能,鼓励每一所学校追求发展,最终实现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们主动求变,修订评估标准,自2005年起实行发展性评价。具体变化是:打破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校的模式,分层次评价学校;变一年

8

一次评估为三年一次综合评估,给学校发展时空,便于校长集中精力按照三年规划实施办学策略,落实办学目标,实现学校发展。学校分析现状,比照《评估指标》所列工作指标,确定基础,制定发展目标,编制发展规划。督导评估以学校自定指标为依据,评价其完成情况,以预定指标达到度判定学校进步提高。由此,评估由注重基础性工作规范化指标评价向学校发展性目标多样化评价转变,引导学校在依法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走自我设计,自主发展,建设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面向全体学校,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学校持续发展。工作思路是以学校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载体,以促进学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特色为重点,以提高办学水平为目的,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发展性评价重点在于评价发展状态。对于学校,看自主发展的意识,看特色发展的实践与效果;对于教师,看主动追求发展,积极进取意识,对自己进行认真的诊断和反思的能力与实践,提升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的程度;对于学生,看主动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开发,综合素质提高程度;对于校长,关注其对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对学生、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依据学校实际,通过较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构建完善学校评价体系,提高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的进程。

在评估方案引领下,各学校都立足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紧紧围绕规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使优势工作得以巩固和发展,薄弱环节得以改进和提升。

二、个性评价,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自我设计、自主发展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时空。鼓励学校应建设特色。从特色项目做起,逐步形成特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我们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2005年秋季,学校制定发展规划,14所中学只有4所学校设定了特色工作指标,占28.57%。2008年申报评估时,14所学校全部申报特色工作验收,达到100%。43所小学,有22所设定特色工作指标,占51.16%,申报评估验收时达到39所,占90.69%。

实施发展性评价后,学校积极选择突破方向,确定特色工作。各学校

9

设定的特色工作涉及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师培训,校本教研,教育科研,体育艺术,德育,读书,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德育类特色工作以28%的比例居首位,其次是“体育”占19.3%,“校园文化”列第三位占17.54%,“校本教研”“读书”均为12.28%,并列第四位。这些都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工作内容。

2008年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一批学校在特色建设中收获成功,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特别是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以特色工作为突破点,带动整体工作提高,均收到明显效果。学校内涵发展带动师生读书热。三年内中学自筹新增图书达112305册,小学新增图书283711册,超过区平均值的学校20所。很多学校鼓励教师从读书开始改变自己,改变环境。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校发展。

2008年评估,全区中小学示范学校3所,先进学校10所,规范学校31所,达标学校13所。23所学校完成全部预定指标,占学校数的40.35%。 2009年,39所学校完成全部预定指标,占学校数的68.42%,其中100%达标29所,占74.36%。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 (一)效果分析

1.开展特色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从学校达标情况分析,43所小学预定工作指标完成达 80%以上的学校37所,除3所学校外均有特色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均比较好,所占比例达到91.89%。90%以上达成指标的学校17所,占39.53%,其中16所学校都在特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占达标学校的94.12%。中学预定工作指标达标80%以上的学校9所,占学校总数的64.29%。90%以上达标学校6所,占42.86%,这些学校的特色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普遍较好。

从综合评估对“特色工作”评价分析,中学平均得分9.21,高于区平均分的学校8所,占57.14%,。小学平均得分9.39分,高于区平均分的学校26所,占66.67%,。数据表明,特色工作效果突出的学校,发展规划达标效果都比较好。

从学校实际工作分析,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再发展。咸水沽一中营造具有人文气氛的和谐校园环境,构建有咸一中特色、高品位校园文化。确定文化治校的发展思路,以校训解读为切入点,开展校园文化系列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内涵。引导全校干部、教

10

师、学生理解咸一中的文化理念,提升师生精神文化素养,认识学校发展的社会意义,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激发工作、学习热情。从而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发展。

对于办学优势不明显的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形成学校办学优势。小站实验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初中校,学校构建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克服了地理、生源、等多方面的劣势,自力更生,率先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特色,通过三年努力,建成200点的校园网,拥有22个多媒体电子教室,130台电脑,600G的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内网、外网、互联网互联互通,校内实现无线上网。学校教案库、课件库、资源库资料丰富,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备课和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整合,走出了一条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办学之路。学校的特色项目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站五小在德育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把“孝敬教育”作为学校特色项目,提出“创建德育特色,实现教育目标”的工作目标,启动“与中华经典同行古诗文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融入孝敬教育。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编印诵读教材,丰富了孝敬教育的形式,增强了教育效果。先后两次承办“天津市经典诵读观摩研讨会”。学校连续获得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中小学“学雷锋、树美德、做新人”先进集体、津南区孝敬教育先进集体、津南区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德育工作进入全区先进行列。校长认为,学校取得的成绩是特色工作带来的效益。

对于办学基础薄弱的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2.开展特色工作增强学校凝聚力

咸水沽三小抓住迁校契机,以重塑学校文化为重点,确定了“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适合人发展的文化场,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生命乐园”的目标。开发“雅”文化,办高雅学校,塑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集孝敬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自主教育为一体,建文化长廊,孝亲敬老道德园。诚信礼义等传统文化精髓用古香古色的竹简书卷表现,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古朴的风格增强了教育效果。特色建设凝聚了全校干部教师学生的合力,集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