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积极心理学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4d886b25c52cc58bd6be37

来决定是否接纳自己,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存在来接纳自己。 (二)后果

? 功利化对待自己的取向是神经症的根源之一 。 损害人做事的乐趣 。

二、去价值条件化就能自我接纳

? (一)所谓自我接纳就要把自己不需要的,对自己不合理的要求丢掉,做回自己想做的自己,让自己回到自然的乐趣上(或者说是正视自己存在的完整性,接受自己的长短处和优缺点,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情做不好而过分自责)。 ? (二)自我接纳是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三、自我接纳的方法

(一)停止与自己对立 (二)停止苛求自己 (三)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

(四)不轻易否定自己的人格

第二节 确立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

一、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一)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二)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丧失或混乱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课题,他称之为“心

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

? 发展阶段(年龄) 心理·社会的危机 心理·社会品质 ? 婴儿前期 信赖—不信赖 希望 ? 婴儿后期 自律性—羞耻·怀疑 意志力 ? 幼儿期 主导性—罪恶感 目标,勇气 ? 儿童期 勤奋—自卑 能力 ? 青少年期 同一性—角色混乱 忠诚 ? 成人前期 亲密—孤独 爱 ? 成人中期 繁衍—停滞 关心 ? 成人后期 自我整合—绝望 青少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一、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状况:11岁后,渴望独立又害怕孤独,渴望独立自主而又离不开父母的照顾,渴望被理解而又不主动去理解他人,想找他人倾诉而又怕他人看穿自己,时常感到渺茫,为了突出自我、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的价值体系和反抗以前的权威、否定旧的价值体系,他时常采用不成熟但必要的对抗方式——敏感、情绪化和叛逆。 ? 发展任务:形成自我同一性

? 自我同一性确立成功,则意味着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反之,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就有可能引起统一性扩散或消极统一性发展,这类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

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获得积极的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忠诚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按照社会规范去生活,尽管它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意味着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能奉献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大学“校漂族”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 高校周围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毕业了却不就业,照样在学校,早已不是学生,但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的人。 (一)对“校漂族”应该怎样看待呢?

“校漂”是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但“校漂”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校漂族”是心理社会化不足的典型人群 。 (二)根源在于自我同一性危机

表现:虚荣心;时间前景混乱;勤奋感混乱;对异性难以形成亲密感。

主要问题:没有找到自己,没有精神归属,漂泊在空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好办法 第三节 自我认同法则:我很忙,无暇顾及自己

(一)做积极的事情导致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导致更加积极的投入。

(二)人的最佳状态就是指经常处于这种无暇顾及自己或忘我的状态。

第五章 指向过去的积极——遗忘、宽容与感恩

第一节 学会遗忘

一、记恨容易却是无用,遗忘不易然而有用 二、选择遗忘所遵循的标准

1.(这么想)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主观幸福 2.(这样想)是否有利于你解决困扰和问题 三、遗忘法则

1.不必在痛苦后急于控制消极的回忆 2.将主要精力放在做眼前的事情上 3.力争做正确的事情 四、珍藏美好的回忆 第二节 学会宽容

一、宽容的功用 1.宽容是对个人恩怨的一种更高的领悟,是化解仇恨的历史方法

2 .宽容磨砺意志,磨亮生命锋芒 3 .宽容也是一种遗忘 二、中国文化中的宽容 三、如何宽容别人

1.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2.用宽容来扬弃嫉妒 第三节 学会感恩

一、 感恩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促进成功的重要法宝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抱怨对人生永远是个负数

二、感恩文化:传统二十四孝 孝感天地 亲尝汤药 啮齿痛心 芦衣顺母 百里负米 卖身葬父 鹿乳奉亲 行佣供母 怀橘遗亲 乳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