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59c253fc4ffe473368ab7a

受到很大冲击,一些农副产品价格也下跌,2010年9月韩国借口我国产的泡菜中铅含量超标,10月下旬,韩国表示从中国进口的16种泡菜中有9种含有寄生虫卵,进而严格限制中国泡菜进口,同时拟订远高于同类产品的国际品质标准的检测标准对中国产的泡菜实行苛刻的检验,中国泡菜想要进入韩国市场必须通过韩国检验机构的验证,而中国面对韩国的挑衅采取了报复措施,数日后,中国质检部门宣布韩国生产的10种泡菜、辣椒酱等相关产品中检测出寄生虫卵,即日起停止相关产品的进口,对己经进口的强制其召回并进行销毁,导致中韩泡菜之 战愈演愈烈。虽然后来由于韩国的妥协最终没有发展成2000年中韩大蒜贸易争 端的程度,这次贸易摩擦对两国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欧美日俄的很多超 级市场都撤下了来自中、韩的泡菜,损失惨重。

4.2积极影响

从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与贸易的良险互动、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产品出口贸易条件的改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竞争压力,促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都往绿色方向转变,不过其有利影响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体现出来。 4.2.1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为原则,以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农业所积累的经验和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健全的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绿色化、区域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 发展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挫于绿色贸易壁垒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达不到国际标准。其中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激素的使用,虽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为了达到高产创收的目的,大量使用化肥,大剂量的喷洒剧毒农药是经常的事情。此外,各地在防治农产品病虫害的时候普遍使用化学农药,而多年来大量连续的使用化学农药,使得部分农产品对常用的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农民只能增加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对农

18

药的使用和依赖都呈现出逐渐增加的态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黑色农业”的经营方式过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既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又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壁垒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农产品企业提高环境认证标准和农业技术水平,改善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

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还有助于改进我国农村生产组织结构,使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迅速的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像发达国家那种专业化程度高、拥有大规模土地的农业生产大户还是很少,农业合作化进程缓慢,协会组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绿色贸易壁垒要求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包装甚至回收都要达到环保要求,不但最终产品要高质量,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也要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在长期受到绿色贸易壁垒阻挠的情况下,会迫使我国农业生产向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以及农业协作的发展,加快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4.2.2有利于生产加工技术的改进

绿色贸易壁垒拥有高科技的支持,作为一种外部的贸易限制措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具有非常强的刚性约束。绿色贸易壁垒不能像关税壁垒那样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之后仍然可以进入市场,只要没能够达到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要求的产品,一律都无法进入市场,制约非常严格。在面对国际贸易中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不良局面,我国农产品企业必须要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的革新以提高产品层次,这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改进。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通过不断提高环保技术法规和标准,尤其是采用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可以促进我国农产品企业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环境认证标准,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例如,2008年我国茶叶在面对欧盟食品市场准入门槛大幅提高而出口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贵州都匀毛

19

尖茶却凭借着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品质,通过了欧盟设置的种种农药残留检测项目,成功进入欧盟市场。绿色贸易壁垒还可以通过鼓励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能达到较高标准的企业发展,淘汰不符合环境标准和不合格的产品,促使优胜劣汰,从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绿色技术指标为我国农产品经营企业的技术改进树立了航标,找出了差距。在某些我国技术的空白点,经济利益及企业生存压力也会逼迫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增补空白。

4.2.3促进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

在不断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并不断寻求突破之道后,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已经真正认识到了品质的重要性,并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理念。成功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后,我国农产品企业才最终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自2004年开始,欧盟就对中国山东、上海、东北等地的禽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多次的检查。以山东省为例,欧盟连续对山东省出口禽肉的残留监控体系、养殖环节的禽流感防控体系、熟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体系等进行了4次检查,做出了积极评价。从2008年9月起,欧盟重新对山东熟制禽肉产品敞开大门,山东新昌集团等9家山东企业,获准于9月份开始向欧盟出口熟制禽肉产品。欧盟解禁,己经表明中国禽肉产品的质量完全可以进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而这几家企业为中国禽肉生产加工业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样板,只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禽肉产品更多进入国际市场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20

第五章 突破壁垒的对策建议

应对国际上愈演愈烈的绿色保护主义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要用发展的眼光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审视和准确定位,在全球化框架内充分利用好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抓住历史性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领域中有关环境与贸易的各种会议活动,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5.1国内政府层面

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绿色需求、制定绿色标准、指导绿色生产,从根源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5.1. 1宣传绿色消费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供给导向型消费已经转变为需求导向型消费。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市场的需求首先是消费需求,因为投资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归根到底是由消费需求的满足而得以实现的。因此,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鼓励民众购买绿色产品,对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来说就格外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和消费教育,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转变消费者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不关注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引导消费者将环境保护作为选择商品的价值取向之一。并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决策,提高公众绿色消费的积极性。积极的宣传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加其对于绿色产品的喜好,扩大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这样就可以促使农产品的生产及加工厂商增进对绿色产品的投资研发,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农业体系的建立。

5.1.2完善标准及认证体系建设

从农产品贸易摩擦来看,农产品技术标准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保护水平的体现。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的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相符。我国标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如茶叶农药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