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明清白话著作中看山东方言的变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从元明清白话著作中看山东方言的变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8be1215901020207409c49

(一)等着。

例:打成便说没奈何,低着头且情着,母亲呀,咱不幸遭着这不贤的货。(《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二段) (二)尽情。

例1:既然出来们,我情着往前撞。(《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一段) 例2:老头子日日闲,情着吃情着穿,着您媳妇常忙乱。(《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 “情着”还作“掅着”。

例:我给你寻一条终身计,要着你得银千两,掅着去吃饭穿衣。(《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十二回)

现在方言当中使用的“情着”,意思上已经同以上的有很大区别。“情着”现在的意思主要是尽管。老是;经常。

例1:你情着来就行,不用带什么东西。这个例子当中是“尽管”的意思,是上述意思的一个延伸。

例2:他情着欺负我,我又没有惹他! 【热疙瘩】痱子。

例:挤出脓来疖子好,热疙瘩须烫几番。(《蒲松龄集·日用俗字·疾病章》) 现在方言当中经常说“热疙瘩子”。意思没有发生变化。 例:天气太热,小孩子起来一身的热疙瘩子。 【日头】太阳。

例1:我倒不曾见日头子半天里便把丧门关了!也须吃别人道我家怎么禁鬼!(《水浒》第二十四回)

例2:玳安道:“耶叻!五娘这回日头打西出来,从新又护起他来了!莫不爹不在路上骂他淫妇,小的敢骂他!”(《真本金瓶梅》第二十一回)

例3:叫一声张大哥,日头高还暖和,你这肚子又不饿。(《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二回) 例4:晁梁放倒头鼾鼾的睡到日头大高的,姜家送来早饭,方才起来。(《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

现在方言当中“日头”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日”发“亿”音。 例1:今天中午的日头太毒了,你别光着背在日头底下走。 例2:今天日头好,你把被子抱出来晒晒,要不都长毛了。 【善】轻;不厉害。

例1:长长骂着还踢蹬,给你句好气就上来天,我还嫌我骂的!。(《聊斋俚曲集·俊夜叉》) 例2:素姐又问:“你听谁说的?”选自道:“谁没说呀?京里说的善么,奶奶,你待不走哩么?”(《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五回) 现在方言当中这些意项已经很少用了,“善”经常跟“不”搭配,变成“不善”,是“不孬,不赖”的意思。

例1:这孩子真不善,年年考第一! 例2:“你趁早别惹他,他可不是个善茬(省油的等)!”“我就偏不信,我就要看看到底谁善!”

【韶刀】韶道 唠叨。 例:桂姐道:“娘,你看爹韶刀,头里我说不出去,又来叫我。” “韶刀”还作“韶道”。 例:寄姐道:“韶道呀!人为你报不平,惹得这们等的,还有什么喜处,用着这们笑?”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七回)

在现代方言中这个词基本保留了以上的意思,此外还有一些丰富发展,由“唠叨”引申出“糊

涂,脑子不清楚”等义项。 例1:“娘,你别邵刀了,我记住了,保险忘不了!”“每次都说忘不了,每次又都忘了,你娘不邵刀能行吗?”

例2:你看我真是韶刀,刚到这个屋子里就忘了我进来干什么了!人老了就邵刀开了! 【实落】实在。

例1:知县怕他实落报,送上厚礼哀哀央。(《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一回) 例2:众人说:“狄贤弟,你倒把那痛苦的心肠似宗兄一般实落说了,解了众人的疑心便罢;你不肯实说,岂但纪兄,连众人也都要疑的。”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一回)

在这里这个词是形容词,但是方言中该词也做动词使用,相比来说词义在扩展。作动词时,表示“,扎实,紧凑;安顿,安定”的意思。

例1:到了你姥姥家了,就实落的坐下吃饭,别等着别人让你,这样就不好了。 例2:你先别急着扎上袋子的口,让它实落实落,我们还能装进去些! 例3:我到那里等到实落下以后就把你接过去。 例4:“听说你全家都到青岛了?”“去是都去了,就是孩子他妈还没有实落活干,我们也都没有完全实落下。” 【使】累;劳累。

例1:一顿拳脚打的动不得了,使的这汉子,口里儿自气喘不息。(《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例2:大成巴数一阵,墙上挂着一支鞭子,拿下来把珊瑚打了几下子,于氏那气才略消了。又怕使着他娘,才吩咐散了。(《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一段) 例3:有活我情愿自己做;使的慌,不使的慌,你别要管我。(《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四回) 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一个多义词,但是并没有此处的义项,而在山东方言当中却有“累,劳累”的意思,同时“累”跟“使”交叉使用,用“使”的地方可以替换成“累”,但是用“累”的地方就不一定能替换成“使”。例如,在累死累活中。所以“使”的使用范围跟“累”相比有一些狭小。

例1:我怪使得慌了,得休息休息了,实在是干不动了。

例2:小孩一直在上学,乍下了学(退学)别让他干沉活,要不使着他。 【琐摩】纠缠。

例:二相公才待做做,跑了来只顾琐摩。(《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七回) 现在方言中还用“粘摩”,意思跟“琐摩”是一样的,把“摩”看作词根的话,这两个词就是同词根的词。由“纠缠”这个词引申出“烦”的意思。 例1:你这个小孩真琐摩人!

例2:他小姨家的孩子真是粘摩人,跟胶似的,把人粘上就弄不下去。 【杌子】没有靠背的方面或圆面的木座具。

例1:武大叫个木匠就楼下整理了一间房,铺下一张床,里面放一条桌子,安两个杌子,一个火炉。(《水浒》第二十四回)

例2:武松让哥嫂上首坐了,他便掇杌子打横。(《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例3:江城跑上春云背着杌子,外边锣响,咱去看看。跑出说放下杌子,待我上去。(《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二十一回)

例4:那些时扶着个杌子还动的,如今连床也不下来了。《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 例5:老残固让,那人才进房,在下首一个杌子上坐下;让他上炕,死也不肯。(《老残游记》第四回)

按:杌子的坐面,多为正方形。

“杌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为“凳子(多指矮小的)”。以前杌子在农村还是挺多的,到了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为椅子所取代,我见过的杌子都是方形的,比较矮。由上述

的例子可以看出,杌子在古代是非常普遍的坐具,就像今天的椅子一样。这样这个方言词语,也是古语词就随着事物的消失而慢慢被搁置了起来。

不过,现在一般的小凳子有时候页被叫做杌子,尤其是在老人中。 例:明明,你拿个小杌子出来吃饭吧! 其实就是拿个小凳子的意思。

【扎裹】扎挂,扎括,扎刮,札括 有两个意义: (一) 打扮。 例:白绫裙绿绣褂,传的影上的画,出的门支的架,扎裹起来爱杀人,好像一尊活菩萨。(《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一回) “扎裹”还作“扎挂”。

例:小娃子十二三,戴方巾穿蓝衫,模样扎挂的极中看。(《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五回) 又作“扎括”

例1:李氏看了看张讷,扎括的上下一崭新,脸儿白胖就像是个学生了。(《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三段) 例2:俺家里那个常时过好日子时节,有衣裳尽着叫他扎括,我一嗔也不嗔。(《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又作“扎刮”。

例:扎刮了齐整喜轿,结彩挂红,极其鲜艳。(《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 又作“札括”。

例:搬上酒饭来,大家吃了,叫人往庄上打点一班人骑的头口,札括两辆骡车,装载珍哥高四嫂并那些妇女,并吃用的米面铺陈等物。(《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 (二) 修理。

例:想当初咱俩说笑,扎挂屋望你勤劳,你还说是我胡叨,此时才知我虑的到。(《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八回)

词的第一个意思在现代莒县方言中已经不用,常用的是第二个意思,并且在这个意思的基础之上又引申出新的意思。现在“扎裹”又有“治;捉弄”等意思,治病可以说成扎裹病。扎裹人就是捉弄人的意思。另外,在语音上“u”后面的元音“o”脱落了,所以让人乍一听觉得“扎裹”像“扎古”。

例1:我爹生病了,我带他到医院去扎古扎古(扎裹)。 在这个例子当中是“治”的意思。

例2:我的摩托车坏了,得放到你的车上,你给我拉到修理铺扎古扎古。 这个例子当中是修理的意思,是从古代传承了下来的。

例3:你别跟他说我拿了他的书,我扎古扎古他,让他干着急。 该例子当中,“扎古”是由修理引申了来的。 【参考文献】 【1】董遵章《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1985年7月第一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28页,32页,33页,63页,67页,86页,94页。110页,111页,124页,133页,136页,149页,150页,155页,156页,162页,165页,170页,178页,187页,190页,194页,200页,213页,242页,257页,263页,267页,275页,304页,307页,308页,315页,322页,331页,335页,340页,352页,353页,380页,386页,389页,406页,413页,421页,423页,446页,487页,558页。

【2】石明远《莒县方言志》1995年1月第一版 语文出版社195页25形容词【不糙】条,97页6动物【臭虫】条,187页22动作【提溜着】条。

【3】黄柏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2002年7月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第4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版 商务印书馆314页【短路】条②, 453页【鼓捣】条①,1139页,【杌子】条752页,【郎当】条,930页【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