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检测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检测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97125b43323968011c92c9

C.热岛效应 D.地形雨

思路解析:二氧化碳有种特性,它能吸收长波辐射、不吸收短波辐射。所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把阳光这种短波辐射全放进来,使地球升温;但是当地球向外辐射长波而想达到热量平衡时,却被二氧化碳吸收,这样大气的温度就升高,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热岛效应指人类生产、生活使市区的温度比周围地区高的现象。 答案:B

12.读图3-11“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3-11

(1)迎风坡是_____________坡,此坡降水较__________(多、少),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3)山越高,降水越多,对吗?请分析原因。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地形雨的理解。暖湿气流在前进途中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而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开始降低,饱和空气冷凝后凝结降雨。而背风坡空气是下降的,是增温的,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反而更多,所以更不可能降雨了。

答案:A 多 暖湿气流在前进途中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而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开始降低,饱和空气冷凝后凝结降雨 (2)地形

(3)不对。因为在一定的海拔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充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但超过一定的高度,空气的水汽不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有“巴山夜雨”的民谚,其意为巴山多夜雨。

材料二: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寄托了他对亲人的思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查一查,看巴山在什么地方?想一想,为什么巴山多夜雨呢? 思路解析:这是地形雨的一个生活实例。在地理学习中,应该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山地高原,就要想到地形;而看到地形,就要想到山地高原等。巴“山”夜“雨”当然要想到地形雨。 答案:四川盆地北侧。白天,四川盆地受到太阳辐射,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升到高空。到了夜晚,大巴山等山体变冷,使得山脉上部的暖湿空气降温,形成降雨。 14.读图3-12,完成下列问题。

图3-12

(1)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

(2)B图是_____________气候,此种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__。

(3)C图是_____________气候,此种气候面积最大的分布在_____________。 (4)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是图_____________(填字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图表判断气候类型时,先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判断温度带,然后根据降水集中的季节、降水总量判断其属于温度带内的哪种气候。比如,A中最低温度大于15 ℃,应该是热带。热带气候有雨林、草原、沙漠、季风四种,雨林的特点是降水多而且平均;草原降水集中,但是降水最多的时候温度会有所降低;沙漠全年降水稀少;季风气候降水和草原相似,但温度只有一个峰值,雨热同期。A图中降水集中,总量也很多,应该是季风气候。 答案:(1)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秋季亚洲 (2)地中海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3)温带海洋性 欧洲 (4)D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