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概论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8f0292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0

味深长的话:“如果我重新是个青年人,并且要决定怎样去谋生的话,那么,我决不想做什么科学家,……为了希望求得在目前情况下还可能得到的那一点点独立性,我宁愿做一个管子工,或者做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

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里涉及到什么样的理论问题? 11,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得出的引力波存在的预言。由于引力波的效应非常微弱,用观测方法去探测十分困难。虽然美国物理学家韦伯从1957年起就开始设计和安装可以接受引力波的仪器去进行探测,而且1969年,韦伯曾经宣称他的仪器收到了来自银河中心的引力波讯号,随后许多国家便组成了探测引力波的实验小组。然而由于所有这些小组都没有收到任何引力波讯号,所以至今韦伯的结果没有得到大家承认。

问题:你如何评价韦伯的工作?是科学、非科学,还是伪科学?为什么?

12,某研究生正在准备资格考试写作部分。她从一些已发表的论文中整句整段抄录。她没有使用引号,但来源被标明“细节请看……”。资格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注意到文中不同段落的写作风格不一致,并检查了来源,认为这是剽窃行为。该校研究生院规定,“剽窃,指在论文、短文或其他文字材料中没有清楚指出从其他地方借用的观点、研究或语言文字”,必须严格处理。根据规定,将该研究生除名,但她可以在下一个学年重新申请。

问题:你是怎样认识这位研究生的行为的?校方的处理是否恰当?由此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13,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考夫曼通过对高速电子质量观测实验来检验狭义相对论中运动质量随速度而增加的论断,他曾宣布实验得出负结果,未发现高速电子质量的变化。彭加勒由此实验而怀疑相对论。十年后,法国有两位物理学家揭示出考夫曼实验装置有缺陷,才解决了这一矛盾。

问题: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示?为什么考夫曼的实验结果并没有推

9

翻相对论?

14,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向全世界宣布,伽利略在17世纪30年代由于坚持“地动说”而受到教庭的审判是不公正的,正式为含冤而死的科学伟人“平反昭雪”。并表示“永远不要再发生另一起伽利略事件”。

问题:罗马教皇为什么会为伽利略“平反”?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15,沃特森在1845年写了一篇关于气体分子理论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后来焦耳、克劳修斯和麦克斯韦提出的内容。鉴定这篇论文的皇家学会仲裁人说:“满篇胡说八道。”就这样把这篇论文打入冷宫,直到45年以后才发掘出来。沃特森默默无闻地活了好多年,后来神秘的失踪,无迹可寻。

问题:沃特森的遭遇反映了科学共同体运行中的什么特征?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16,1904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初目的是为农业提供化学肥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这项技术在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中均被移植到硝化甘油的生产,使得各参战国获得了廉价的氮元素,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使用火药武器的战争方式。除此之外,生物毒气弹也是哈伯发明的。火药武器和生物毒气弹成为20世纪战争的基本武器。因此,哈伯也被称为20世纪的“战争之父”。

问题:如何评价哈伯这样的科学家?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17,两位微生物专家各自独立地观察同样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显微镜载片,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观察给出不同的描述。一个说,他看见了细胞中有一个外来物质造成的结团,它是由于着色技术应用的不好造成的凝结物,与细胞有机体的构成没有关系。另一个会说,这个结团是细胞的一个器官,叫“高尔基体”。

问题:着色技术是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的一项标准化技术。何以同样的观察过程竟然产生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察结果呢?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10

18,消息一:2000年12月,英国众议员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压倒多数通过一项法案,允许科学家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干细胞进行研究。

消息二: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禁止一切形式的克隆人实验。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总统布什已准备在上述决议上签字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同时,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表示,不会批准克隆人实验的申请。另外,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也对禁止克隆人实验的提议表示欢迎,该组织发言人表示:“克隆人实验充满危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伦理问题。”

问题:对此,您持何种看法?请就此而引发的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谈一下认识。 19,消息一:上海将改革现有的人才统计制度,高级钳工、陶艺老匠等能工巧匠,将名正言顺地被称为人才了。以往的人才概念必须要有学历和职称。照此统计,上海的各类人才只有119万人,其中,35岁以下有48.51万人,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11个百分点,比深圳低24个百分点。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蔡处长说,这并不能反映上海的人才现状。实际的人才概念还应该包括有传统工艺或手艺、有特殊技能却没有学历和职称的人。

消息二:全国各级组织部门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在职学习持有并载入档案的学位、学历证书,进行一次大规模认真地检查清理,如果发现问题,将予以坚决纠正。对在学历、学位上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干部,如果本人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表示放弃的,由组织人事部门予以更正;那些不主动说明情况、经检查被发现的,将由纪检监察部门和干部监督部门查处;对仍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学历、学位,欺骗组织的,要从重处理。同时对那些违反有关规定和职业道德滥发学历、学位证书的学校和单位,将进行整顿,直至取消其学历、学位证书授予资格,并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问题:根据这两则消息,就学历、文凭和人才之间的关系谈谈您的看法。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1

20,案例一: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在一次实验中,偶然把解剖了的青蛙放在静电机旁,当用解剖刀触及蛙腿时,意外地发现了蛙腿神经收缩,同时静电机发出火花,从而发现了电流。

案例二:1932年,约里奥·居里在做用α粒子轰击铍的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很强的辐射,这事实上已发现了中子,但他认不出来,而把它看作γ射线。查德威克是卢瑟福的学生,当时也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看到约里奥·居里关于这一实验的报告之后,马上加紧实验,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宣布发现了中子,从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奖金。

问题:这两个案例揭示了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什么现象?从“案例二”中,我们可以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1,案例一:天文学家洛韦尔预言在海王星外有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后,匹克林用望远镜拍照观察了十几年,却一无所获。直到冥王星被发现后,他才恍然记起自己拍的照片上有这个点,只是当时他记得镜头上有粒灰尘,正在如今冥王星的位置上。就是这粒灰尘,让第一张冥王星照片静静躺了11年,也让匹克林错过了发现冥王星的机会。

案例二:在弗莱明之前,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霉菌抑制葡萄球菌现象,可是都没有能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弗莱明在培育菌种时,飘来一粒灰尘,落到了培养皿中。结果受到污染的霉菌周围清澈透明,葡萄球菌繁殖区域的黄颜色消失了。原来在灰尘中生成了青霉菌。就这样,弗莱明发现了抗菌新药—青霉素。

问题:这两个案例和科学研究中的何种方法有关?案例中揭示了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的什么问题?就此,进一步谈一下您的体会。

22,消息一:2003年,全世界投入用于纳米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资金将超过30亿美元。纳米技术是自冷战后美国政府投资最多的科学研究项目,甚至超过了人类基因组项目,从2000年起,美国政府约向其中投入了20亿美元的资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