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决定中国国际战略走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三大因素决定中国国际战略走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06d6ece009581b6bd9eb4d

三大因素决定中国国际战略走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秩序着深度调整和历史性的大变革,继续向着多极化发展,国际战略关系也随之不断调整变化。中国目前除了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开展自主务实外交、维护核心战略利益之外,必须突出解决国际战略关系问题,从而适应不同的国际政治秩序结构,保证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

一是充分认清并处理好地缘关系。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决定国际战略关系走向的基础性条件。我国所处的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处于东亚的主体版块,算是世界的中心地带。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国际战略走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诸多不利因素容易带来隐患。我国陆地边界长2.28万公里,周边邻国多达14个,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虽然说我们是不结盟国家,退一步讲,如果我们是结盟国家,这20个国家中,真正与我国战略利益相近,可以结盟的也屈指可数。如此复杂的地缘环境,决定了我国必须花费相当大的精力,用以平衡和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我们不是美国,位于西半球,东西各有大西洋和太平洋天险,南北都是盟友国家,全球也都遍布着它的盟国,北约这个军事共同体作用相当明显,而且已经独霸了太空这个第四维空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地缘优势、战略优势和地区同盟优势。我们也不是欧洲,有坚实的共同体,有一体化的经济与军事联盟。如何打好这个基础,对于中国的国际战略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网友们,不要遇到个周边国家挑战领土争端就想着动用核导弹,动辄使用武器,那哪使得过来呀! 二是坚持奉行和平共处的国际政治理念。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家的政治理念决定所采取和政治手段。我国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合作关系。因此,基于这种和平共处的国际政治理念,我们在处理争端时不会强势出现,在国际事务中也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主张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平等相待。这与美国以世界霸主地位自封“世界警察”的身份找各种借口拉拢盟友干涉别国内政形成鲜明对比。还是那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了这样的胸襟和气势,相信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会不断提高,那些困扰国人的领土争端也会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中俄陆地边界勘定完成,黑瞎子岛回归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在第一代领导集体时代、在苏联是我们老大哥时期都没有完成的重任,在当前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了。所以,我们要有耐心,相信国家为祖国统一和安全稳定做出的不懈努力,而不是急于求成、欲速不达。

三是高度重视经济交往对国际战略关系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战略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影响着对国际事务的判断和处理。我们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处理国际战略关系时不仅要考虑地缘战略和政治理念,还必须重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当初毛主席在提出第三世界理论时,就是充分考

虑到了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用发展中国家来形容中国,不仅仅是区别发达国家的一个简单概念,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对于中国的定位,是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切入点和出发点。有了这个定位,我们就会清醒地团结亚非拉国家,平衡与欧美强国的国际关系,谋求相对和平的战略环境和持续稳定的国际态势。在这种平衡中,经济交往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经济交往加深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能增加制约战争的砝码,以贸易冲突这种低强度冲突取代战争这种高强度冲突,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创造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