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版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海闻版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415979168884868762d65c

6.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

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 (1) 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 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 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

Y根据福利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

2X(1) 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

Y1?,或X=Y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X=Y=100,U0=100*1002=106 2X2(2)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福利最

Y?1,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或Y=2X处。2X代入交换曲线得X=100,Y=200,U=100*40000=4*106

(3) 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 ,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

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Y=200-X,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

Y?1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200/3,Y=400/3,相等处,即2X2001600003.2*1075*106U1?*?,交换所得为U1?U0?

3927273.2*10776*106?分工所得为U?U1?4*10? 27276

7.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

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思路:假设小国情形

出口品市场

进口品市场 S P P S

A PW BE P0 P0 E PW

A D B D

Q Q

(1) 出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

为PW,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P0PWAE,但生产者剩余增加PWP0EB,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E。 (2) 进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

为PW,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增加P0PWBE,但生产者剩余减少PWP0EA,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E。

8.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

些?画图说明。

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P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高ABE,而小国福利提高A’B’E’。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而小国福利原来水平为O’M’E’N’,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大国 P 小国 P N

S

S’D’N’ E P1 A’ B’PW PW A B P2 D E’

O M O ’ Q Q

M’ 9.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大米 2 5 9 8 小麦 0.5 2 3 6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

思路: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美国4,中国3,法国2.5,

泰国4/3, 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当大米的国际价格上升到3.5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10.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

时间。

美国 菲律宾 芯片 25 100 香蕉 5 1 单放机 10 20 汽车 50 250

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 思路:美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为汽车5,芯片4,单放机

2,香蕉0.2, 而同时美国的相对工资为10/3,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美国应该生产和出口汽车和芯片,进口单放机和香蕉;菲律宾应该生产和出口单放机和香蕉,进口汽车和芯片。

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美国的相对工资还是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所以贸易模式不会受影响。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1. 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

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思路: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社会总福利增加了。 P

20 A E

15 B C D

Q

60 100 120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生产者剩余减少了ABCE,总福利增加了CED。

2.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

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英国

菲律宾 钢铁 钢铁

A A’ U’ U’0 U1 P=0.5 B E U0 P=2 B’ E’ P=2 大米 大米 P=4

思路:英国出口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然后用AE单

位钢铁与菲律宾交换BE单位大米,福利水平提高了U1-U0。同样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转到大米生产部门,再将多余的大米B’E’与英国交换钢铁A’E’,福利水平也得到提高U1’-U’0。

3. 在H-O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

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 4.

价格(美元)

120 b a 100

数量(吨)

1000

思路: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

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a+b部分面积的

收益,整个经济的纯收益为b,面积为1/

(120-100)*1000=10000。

5. “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

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并用图说明。 思路: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

优势(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这可以用下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 价格

P’w b Pw a c Pd

数量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