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勤政与爱民篇》专题精练(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勤政与爱民篇》专题精练(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4f4cf6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f

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训练(三)——勤政与爱民

第1篇 赵威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②亦无恙邪?民亦无恙

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拆封。②岁:年成。收成。③无恙:平安无事。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于是上乃使使臣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B.苟无岁,何以有民/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C.使者不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D.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1

B.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C.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D.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派使者来问问候赵成后,赵威后看了齐王的信,询问使者问题。 B.齐国使者听到赵威后的问题很高兴。 C.赵威后认为齐国使者的做法是对的。

D.从文中可以看出赵威后是一个懂得体恤百姓的人。 【参考答案】 1.B

[解析]A.使者/派;B.如果;C.通“悦”,喜悦,高兴/讲;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2

2.A

3.(1)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

(2)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 4.D

[解析]A.赵威后没有看齐王的信;B.齐国使者听到赵威后的问题很不高兴;C.赵威后认为齐国使;的做法是放弃问根本而去问末梢。 第2篇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

家以制扇为业,适⑤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负

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⑦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⑧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⑨随意作行书草圣⑩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

3

至有泣下者。

出自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六 东坡事实·写画白团扇》

【注释】①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② 陈诉:状告。③ 负:拖欠。④ 某:我。⑤ 适:适值,恰好碰上。⑥ 不售:卖不出去。⑦ 姑:姑且,暂且。⑧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⑩草圣:草书。?逾:通“逾”(yú):走出. ?逋(bū):拖欠.。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职临钱塘日/临表涕零(《出师表》) ..

B.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负势竞上(《 与朱元思书》 ..C.顷刻而尽/担中肉尽(《狼》 ..

D.即以付之日/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遂尽偿所通/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B. 遂尽偿所通/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C.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