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ae630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3b

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溧阳外国语学校 李跃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融合它们的个性,交互它们的特性,可以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供学生创新、拓展的空间,扩大信息量、提高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教学整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必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将是数学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及几点思考进行初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这种教学模式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有

第 1 页

缺陷。所以,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或者说,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那么要实现上述教改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体现出以下的几种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宝贵的特性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象、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

第 2 页

的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讲授“轴对称”概念课时:老师先利Flash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动画和闪烁,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分别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教师在

第 3 页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用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去取代学生的理解,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往往说出“这还不知道”,“显而易见”,“你怎么这么笨”等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言语,这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认知障碍未解决,最终导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不外乎是教师没有深入了解所教学生的认知结构,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或者是由于所教内容过于抽象,难于用言语、纸笔给出形象的表示而敷衍了事,下面的例子也许对你有所启示。

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概念时,通常给出以下定义:“设在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