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变动的实证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b7e0245901020207409c7e

多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而非技术进步的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资本密集制造业

表2 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指数及其分解

行 业 烟草加工业H4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H13 化学纤维制造业H16 橡胶制品业H17 塑料制品业H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H1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H2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H21 平均 Malmquist 指数 技术进步 指数 技术效率 变化指数 纯技术效率 变化指数 规模效率 指数 1.167 0.741 1.307 0.803 0.993 0.949 1.167 1.203 1.023 1.130 0.741 1.096 0.843 0.917 0.968 0.953 1.082 0.958 1.033 1.000 1.192 0.952 1.083 0.981 1.225 1.112 1.068 1.000 1.000 1.164 0.956 1.042 1.000 1.035 1.144 1.040 1.033 1.000 1.024 0.995 1.039 0.981 1.184 0.972 1.027 注:行业后的Hi为本文所给的行业编号

各分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大于1或接近于1,给人有“趋同”的印象。从内部子行业来看,烟草加工业H4、化学纤维制造业H1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2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21创新效率得到提高,但引致因素略有不同。烟草加工业H4、化学纤维制造业H1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21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推效率的提高。但H20主要由技术效率变化决定,其中规模效率的作用更为显著一些。H13的创新效率最差,且完全由严重技术退步导致。橡胶制品业H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H1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21等行业的创新规模不足,有待进一步扩大。

表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数及其分解

行 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H14 医药制造业H15 通用设备制造业H23 专用设备制造业H2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H2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H2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27 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业H28 平均 Malmquist 技术进步 指数 指数 技术效率 变化指数 纯技术效率 变化指数 规模效率 指数 0.960 1.196 0.960 0.801 1.079 1.061 1.216 1.050 1.032 1.038 1.169 0.940 0.855 0.933 1.112 1.216 1.098 1.038 0.925 1.023 1.022 0.937 1.157 0.955 1.000 0.956 0.994 0.939 1.000 1.037 1.000 1.063 0.974 1.000 1.000 1.001 0.986 1.023 0.985 0.937 1.088 0.980 1.000 0.956 0.993 注:行业后的Hi为本文所给的行业编号

表3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指数及其分解。从中可见,该行业创新效率也得到了

提高,但与劳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不同,其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其平均规模效率在下降,削弱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从子行业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H1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27创新效率最高,分别增长19.6%和21.6%,并且它们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改进,保证了创新的高效率。专用设备制造业H24的创新效率则差强人

5

意,其技术退步也最明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H1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H26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在降低,通用设备制造业H23、专用设备制造业H24和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业H28获得较好的纯技术效率变化,但规模效率不济,有待提高。 (二) 各要素密集型制造业之间创新效率的比较分析

表4是三大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指数分解。从表中可见,三大类型制造业创新效率除前述的差别外,还有:劳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效率都虽有提高(包括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改善),但由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严重的技术退步,使得技术创新效率平均降低了8%;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虽然创新效率都大于1,但技术密集型规模效率在降低,其创新效率是以牺牲技术创新投入为代价的;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出现了较明显的技术退步,使创新效率过度依赖技术效率的改进。同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技术进步,技术密集型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都处于平均水平之下。说明技术密集行业存在较大的改善技术效率,特别是规模效率的压力,资本密集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必须彻底扭转技术退步的颓势,否则行业创新将无从谈起。

表4 三大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指数分解

类型 指数 劳动密集型行业 资本密集型行业 技术密集型行业 制造业平均 effch techch pech 1.039 1.04 1.001 1.027 sech 1.039 1.027 0.993 1.020 tfpch 0.92 1.023 1.032 0.992 1.079 1.068 0.994 1.047 0.852 0.958 1.038 0.949 在不同时段上,我们同样可发现三大类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别。从表5可见,在各个时期三类型制造业技术进步变化都比较剧烈,后两类型变动及至全制造业平均值变动都具有明显的钟摆特征。其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仅在分析期头一年有大幅技术进步,2002年后一直处于技术退步之中,最多负增长52%,近期衰退仍达20%;资本密集型制造业2001-2005年技术进步负增长,但之后各期都取得较大程度的技术进步;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各期呈波动变化,近期处于技术退步状态,值得关注。

表5 三大要素密集型制造业技术进步变化 类型 年份 劳动密集型行业 资本密集型行业 技术密集型行业 制造业平均 2001- 2002 2002- 2003 2003- 2004 2004- 2005 2005- 2006 2006- 2007 2007- 2008 1.503 0.717 1.459 1.226 0.480 0.902 1.215 0.866 0.840 0.931 0.766 0.846 0.806 0.860 0.787 0.818 0.929 1.153 1.276 1.119 0.901 1.208 1.072 1.060 0.800 1.025 0.889 0.905 图1显示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从图中可见,2006年之前创新效率波动较大,之后波动有所降低。在三大类型中,资本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最高,劳动密集型最低,技术密集型居中;技术密集制造业变动趋势与平均变动较为接近,资本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在多数时段高于全制造业平均水平,近期有继续走高趋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基本上均处于平均

6

水平之下,近期也没有改善迹象。

图1 三大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变动趋势

1.61.51.41.31.21.110.90.80.70.6200220032004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2005200620072008资本密集型行业制造业平均五 三大类型制造业技术效率收敛性检验

从表4已知,技术效率对制造业创新效率起重要推动作用。在分析期内,三大类型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指数分别为1.079、1.068和0.994,相对差别并不是很大。那么,不同要素密集型各分行业的技术效率会不会存在趋同的情况?对此我们根据Barro和Sala-I-Mattin(1992,1995,1997)的分析,并依据文献[13]的做法采用绝对?-收敛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加以了解。我们设定的回归模型为: lneffchit?C??lneffchi0??it,其中, effchit为t期技术效率变化率, effchi0为基期技术效率, ?为回归系数, C为常数项, ?为随机扰动项。当基期技术效率lneffchi0的回归系数为负时,表示存在绝对收敛,为正时,表示发散。在本文中我们利用2001~2008年间各行业技术效率变化率的平均值作为回归模型中的effchit值,使用计量软件Eviews6.0分析,得出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技术效率的绝对?-收敛检验

劳动密集型行业 -0.006 (0.4541) -0.135 (0.0000) *** 2资本密集型行业 -0.021(0.2755) -0.130(0.0005) *** 0.8669 46.62 技术密集型行业 -0.043(0.0334) -0.158(0.0041) *** 0.7991 20.18 C ? 调整后R 0.9479 201.37 2F值 注:括号内数字为显著性概率, *表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6中的调整后R、F值可知三个回归方程均显著,三个方程的回归系数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三大类型制造业技术效率回归模型系数?均为负,说明不同要素密集制造业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变化都是显著收敛的。检验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上文的实证结果,即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在逐步缩小。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技术效率改善的过程,其实也是技术效率收敛的过程。 六 结论与政策方向

本文按照要素使用密集度把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等三个类型。

7

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1~2008年的各行业创新投入的面板数据分别计算三大类型制造业28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变化状况,并采用绝对?-收敛法比较三大类型各个行业间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在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则得到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下降主要由严重的技术退步造成,它抵消了由于规模效率的提高和纯技术效率的改善而对创新效率的贡献。

(二)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虽然都在提高,但其动力源却有不同,前者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推动,而后者则主要依赖技术进步;劳动、资本密集制造业规模效率的改善对创新效率的提高发挥了应有作用,而技术密集制造业面临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

(三)三大类型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之间的创新效率差异较大,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也呈现复杂态势。

(四)在不同时段变动上,资本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最高,劳动密集型最低,技术密集型居中;技术密集制造业创新变动趋势与平均变动较为接近,资本密集制造业创新效率在多数时段高于全制造业平均水平,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创新效率基本上均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五)不同要素密集制造业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变化都显著收敛。三大类型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维持改善态势且差异并不大;劳动、资本密集制造业创新规模接近且都处在扩张态势。

基于上述结论,制造业创新效率改进的政策方向应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包括资本密集制造业)亟待促进技术进步,应该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增加研发和科技投入,尤其是要增加新产品开发投入和技术消化吸收方面的投入,以扭转技术退步颓势;资本密集制造业技术效率水平下降,这说明在给定创新要素投入下未获得最大创新产出量,必须重视制度安排、技术创新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改进,以充分发挥其技术潜力;低水平的规模效率已抑制技术密集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技术密集制造业应设法扩大创新规模,扭转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同时采取措施提高行业技术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0-1999)[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3):57-61

[2]陈泽聪,徐钟秀.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22-125

[3]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2006,18(3):54

[4]吴丹,王娅莉.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R&D投入对制造业影响评价[J].管理学报,2006,5(3):580-581.

[5]方虹,王红霞.中国制造业技术变化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8,25(4):40-44

[6]沈能,刘凤朝,赵建强.中国地区工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科研管理,2007, 28(4):16-22 [7]宫俊涛,孙林岩,李刚.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