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9f0e0545901020207409caf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确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发展 问题 对策建议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社会秩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世界环境的变化使我国农业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但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另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着诸多问题和压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更应该大力加强对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农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还专门成立了农业经济发展中心。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农业经济发展是指一种由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农业经济向具有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农业生产持续增长

2011年我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达到16228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161万多公顷;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2010年增加247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24.97公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130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农产品出口总额为607.5亿美元,增长23.0%,进口总额为948.7亿美元,增长30.8%。无论是从生产还是贸易方面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以粗放式为主,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生产率低,资本和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低,农业生产一直依靠传统方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发展方式单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这主要归功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市场的改善和国家政策体制的完善。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