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12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12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07ddb31a37f111f1855b73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四、说话训练: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野外看了野花,野花有许许多多,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

(学生自拟题目)

(说话训练设计的很好,让学生先去观察,在进行说话训练。) 五、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上的所有题目。 六: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七、板书设计:

荷花 蒲公英

色彩 我爱, 花 外表美 姿态美 我爱, 茎叶 内在美 品格 我更爱。

第一单元4课《珍珠泉》

三年级语文组 第六册第一单元 第11-13页 集体研讨时间: 2、23

主备人:殷一巧 使用人:戴俊田 备课组审核:戴俊田 学校审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辅导对象:B3 、C2

辅导措施:课堂重点提问 及时表扬树榜样、课堂巡视、课堂作业面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预习指导

一、专家小组学习指导:

1、熟读课文,优美句子能够有感情朗读。

2、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向他人求教有关泉水的知识。 3、理清文章脉络,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4、会读文中生字词。

5、完成《基础训练》、《配套练习》上的我会读、我会填。 6、老师组织专家小组研究确定本课题重点核心问题: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并和小组成员交流。

二、全体预习指导:

9

1.教师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教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

1、熟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3、会读文中生字词。

三、专家小组指导检查全体预习

1、听写生字词,检查各个小组课文朗读,指导其他组进行预习,争取组组过关。 2、个人研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专家小组指导疑难问题。

4、专家小组指导其他组进行核心问题的讨论。 5、小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内互评。

6、专家小组分好工,检查其他小组的预习情况,并做好记录,做好跟踪辅导,形成课堂汇报稿。汇报从生字词、课文朗读、预习题、核心问题研讨等几个方面进行。

第二课时

一、 引入新课

谈话导入: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神奇美妙的感觉,泉水也是这样。 二、检查预习

1.你见过泉水吗?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泉水资料。

2.师播放泉水图象,读“资料袋”,了解泉水,引入“故乡”“珍珠泉”。 3.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 (1)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 (2)“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 (3)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 4.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引导学生想一想,读出有关语句。

(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2)潭水是什么样的? (3)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

(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5.说一说:珍珠泉有什么特点?交流总结:

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

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品读课文

1、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

2、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0

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3、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

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4、指导学生读时: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5.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 四、拓展学习、作业布置

想一想: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布置学生去想,去回忆,去观察。 五、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上的所有题目。 六: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4*、珍珠泉

泉水 水泡

第二单元5课《翠鸟》

三年级语文组 第六册第二单元 第18-20页 集体研讨时间:2.10 主备人:李继娟 使用人:戴俊田 备课组审核:戴俊田 学校审核: 学习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杆、腹部、衬衫、清脆、逃脱”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翠鸟疾飞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5、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翠鸟的资料;准备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等。

老师:翠鸟的图片;做翠鸟捕鱼动作的课件,轻音乐等。

辅导对象:C3 A2

11

辅导措施:课堂重点提问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指导 一、专家小组学习指导:

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试着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完成《基础训练》、《配套练习》上的我会读、我会写基础知识部分。 4、老师组织专家小组研究确定本课题重点核心问题: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翠鸟?用笔画出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它毛色鲜艳、叫声清脆、动作敏捷,令孩子们十分喜爱,以至于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这个念头,把翠鸟当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文本文采飞扬,写法特点鲜明,是培养学生语感、指导学生写作的好范文。

二、全体预习指导:

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试着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不懂的词语做个记号,再借助工具书查一查或和同桌讨论讨论。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圈出文中的生字及重点词语并能正确的熟读生字。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完成《基础训练》的自学提示上的题。

4、小组交流: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翠鸟?用笔画出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三、专家小组指导检查全体预习

1、听写生字词,检查各个小组课文朗读,指导其他组进行预习,争取组组过关。2、个人研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专家小组指导疑难问题。

4、专家小组指导其他组进行核心问题的讨论。 5、小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内互评。

7、专家小组分好工,检查其他小组的预习情况,并做好记录,做好跟踪辅导,形成课堂汇报稿。汇报从生字词、课文朗读、预习题、核心问题研讨等几个方面进行。 作业设计:

1 配套练习:我会读、我会填、我会组词、我会补。 2 写字书完成一半。并教写难字“翠、腹、泛、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预习展示

(一)(打出翠鸟图片)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什么?你们喜欢翠鸟吗?你们对翠鸟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说说课前查的资料、了解)

展示一组翠鸟的图片,那斑斓的色彩,那俏丽的体态,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住了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我以这一“翠”字做探究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翠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