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作业2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作业2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2fcd5c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5

课时作业(二十四)

A组—基础巩固

一、环境保护

1.(双选)下列有关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雨主要是空气中的NO,经氧化与水反应生成HNO3所形成 B.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氯烃等物质 C.温室效应主要是因空气中CO浓度增高造成的

D.发电厂排放大量的废热入河、海中,会使流经的水域溶氧量减少

解析 A项酸雨主要是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与水反应造成;C项温室效应是CO2浓度增高所致。 答案 BD

2.自然界“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和金属矿石的冶炼 D.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

解析 自然界中的酸雨主要是硫酸雨,这是由于大气中SO2和SO3含量过高造成,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和金属矿石的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 C

3.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磷酸钠)。关于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B.磷是生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排到水中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解析 含磷的污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种含营养元素(N、P、K等)的污水排入自然水中,会使水中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生成,从而使水中的溶解氧大量减少引起水中生物死亡、水质恶化,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 答案 C

4.下面所叙述的情况中,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

②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③燃放鞭炮

④海上油轮中石油的泄漏 A.①② C.③④ 答案 D

5.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氧化物 CO2 SO2 NO2 CO 环境问题 酸雨 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 CO中毒 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的排放 工厂废气的排放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B.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A项中,CO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B项中,SO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酸雨,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硫酸厂排放的废气;C项中,NO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及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案 D

6.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下列对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A.焚烧 B.粉碎后深埋 C.倾倒在海洋中

D.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解析 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粉碎深埋废弃塑料,会造成土壤污染;倾倒废弃塑料于海洋中,会造成海洋事件;用化学方法将废弃塑料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实现了废弃塑料的再利用,变废为宝。 答案 D 二、绿色化学

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消去反应 ⑦加聚反应 ⑧缩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 ) A.①②⑤ C.⑦⑧

B.②⑤⑦ D.⑦

解析 原子利用率100%,即理想地把所有原料转化成目标产物,换句话说,就是不生成其他的小分子或副产品。满足这一条件的有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这些反应产物均

2

只有一种。 答案 B

8.“绿色商品”是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商品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 ) A.无铅汽油 C.无氟冰箱

B.无磷洗涤剂 D.无碘食盐

解析 铅元素作为重金属,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磷元素进入河流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氟氯烃进入大气会破坏臭氧层。 答案 D

9.下列生产工艺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海水提镁:用电解MgCl2(熔融)产生的Cl2制取盐酸 B.工业制硫酸:提高尾气排放的烟囱高度 C.工业制胆矾:使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 D.火力发电: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

解析 A项,用电解MgCl2(熔融)产生的Cl2制取盐酸,实现有毒气体的利用,减少污染,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B项,工业制硫酸中提高排放尾气的烟囱高度,不能减少尾气的排放,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C项,工业制胆矾采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不仅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且提高了硫酸的利用率,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D项,火力发电时,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以减少SO2的排放,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答案 B

B组—能力提升

10.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将发电厂的煤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解析 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目的是减少燃烧后SO2的排放;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CO的排放;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可减少白色污染,变废为宝;电镀液往往含重金属离子或CN等,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仅中和是不可排放的,D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答案 D

11.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 ( )

3

A.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装置内没有单质出现,故不存在置换反应。化合反应为SO2+CaO===CaSO3,分解反应高温

为CaCO3=====CaO+CO2↑,氧化还原反应为2CaSO3+O2===2CaSO4。 答案 C

12.“喷水溶液法”是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由CH2===CH—COOR聚合而成的 B.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D.含有n个“”双键

解析 首先根据此聚合物的名称可写出其结构简式,它是由

为单体聚合而成,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其单体是酯类,含有—COOR,

故能发生水解反应;观察聚合物的分子式,并不含“答案 D

C组—高分突破

”键。故正确选项为D。

13.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