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37a63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8

附录A 实验指导

实验2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及维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 2008环境下建立数据库、修改数据库和删除数据库。 3、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 2008环境下建立和修改数据表并向表中插入数据,操作的同时理解数据库、数据表、属性、关键字等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

4、掌握在SQL SERVER 2008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操作。 5、了解各种约束的作用,了解SQL Server 2008的常用数据类型。 6、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7、掌握 Transact-SQL中用于对表数据进行插入(INSERT)、修改(UPDATE)和删除(DELETE 或 TRANCATE TABLE)命令的用法。

8、熟悉使用SQL SERVER 2008的“对象资源管理器”进行分离数据库、附加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还原数据库等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创建数据库

(1)要对数据库用户权限和角色有充分的理解。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管理员,或者是被授权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的用户。

(2)了解两种常用的创建数据库、表的方法,即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直接创建、或使用 Transact-SQL的CREATE DATABASE和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

(4)创建数据库必须要确定数据库名、所有者(即创建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大小(初始大小、最大的大小、是否允许增长及增长方式)和存储数据库的文件。

(5)确定数据库包含哪些表,以及所包含的各表的结构,还要了解SQL Server 2008的常用数据类型,以创建数据库中相关的表。

2、表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

(1)了解对表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都属于表数据的更新操作。对表数据的操作可以通过“对象资源管理器”进行,也可以由Transact-SQL语句实现。

- 1 -

(2)掌握Transact-SQL中用于对表数据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命令分别是INSERT、UPDATE和DELETE(或TRANCATE TABLE)。要特别注意在执行插入、删除、修改等数据更新操作时,必须保证数据完整性。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在对表数据进行插入、修改及删除时,比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操作表数据更为灵活,功能更强大。

三、实验步骤

假设建立一个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其数据库名为“StudentMIS”,初始大小为100MB,最大为1G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10%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10MB,最大可增长到50MB(默认为不限制),按5MB增长。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分别为StudentMIS和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MSSQLSERVER\\MSSQL\\ DATA\\StudentMIS.mdf;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均采用默认值,分别为StudentMIS_log和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MSSQLSERVER\\MSSQL \\DATA\\StudentMIS. ldf。数据库StudentMIS包含下列3个表。

(1)学生信息表:表名为Student,描述学生相关信息。 (2)课程表:表名为Course,描述课程相关信息。 (3)学习成绩表:表名为SC,描述学习成绩相关信息。 各表的结构分别如表1~表3所示。 表1 学生信息表(Student)的结构 序号 1 2 3 4 5 6 7 字段说明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身日期 专业编号 籍贯 入学时间 字段名称 StuNo StuName Sex Birthday MajorNo Address EnTime 数据类型 char(8) nvarchar(64) nvarchar(4) date nvarchar(4) nvarchar(256) date 必填项 Y Y Y 主键 Y 备注 表2 课程表(Course)的结构 序号 1 2 3 字段说明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字段名称 CNo CName Credit 数据类型 char(6) nvarchar(64) int 必填项 Y Y 主键 Y 备注 缺省值2 - 2 -

4 学时数 ClassHour int 缺省值32 表3 学习成绩表(SC)的结构 序号 1 2 3 字段说明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字段名称 StuNo CNo Score 数据类型 char(8) char(6) decimal(18, 2) 必填项 Y Y 主键 Y Y 备注 1、在SQL SERVER 2008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创建StudentMIS数据库。

使用系统管理员用户以SQL Server身份验证方式登录SQL Server服务器,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其中的“数据库”结点,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菜单项,打开“新建数据库”窗口。

在“新建数据库”窗口的“常规”选项卡中输入数据库名“StudentMIS”,所有者为默认值。在“数据库文件”下方的列表栏中,分别设置“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增长方式和增长比例。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删除StudentMIS数据库。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选择数据库StudentMIS,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菜单项。在打开的“删除对象”窗口中单击“确定”按钮,执行删除操作。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StudentMIS。 在“查询分析器”窗口中输入如下语句: CREATE DATABASE StudentMIS ON

(NAME=StudentMIS,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MSSQLSERVER\\MSSQL \\DATA\\ StudentMIS.mdf ', SIZE=100MB, MAXSIZE=1GB, FILEGROWTH=10%)

LOG ON

(NAME= StudentMIS _Log',

FILENAME='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MSSQLSERVER\\MSSQL \\DATA\\ StudentMIS.ldf ', SIZE=10MB, MAXSIZE=50MB, FILEGROWTH=5MB

) GO

- 3 -

单击工具栏上的“!执行”按钮,执行上述语句,并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查看执行结果。如果“数据库”列表中未列出StudentMIS数据库,则右击“数据库”,选择“刷新”选项。

4、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和删除表Student、Course和SC。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StudentMIS→选择“表”,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表”菜单项→在“表设计”窗口中输入Student表的各字段信息→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在弹出的“保存”对话框中输入表名Student,单击“确定”按钮即创建了表Student。按同样的操作过程创建表Course和SC。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StudentMIS,选择StudentMIS中的“表”结点,右击其中的dbo. Student表,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菜单项,打开“删除对象”窗口。在“删除对象”窗口中单击“显示依赖关系”按钮,打开“Student依赖关系”窗口。在该窗口中确认表Student确实可以删除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删除对象”窗口。在“删除对象”窗口,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表Student表的删除。按同样的操作过程删除表Course和SC。

具体操作方法参见第四章。

5、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Student、Course和SC。 在“查询分析器”窗口中输入以下Transact-SQL语句: USE StudentMIS CREATE TABLE Student

( Stu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 GO

单击快捷工具栏的“!执行”图标,执行上述语句,即可创建表Student。 按同样的操作过程请读者自己创建表Course和SC,但注意主键的定义方法。

StuName nvarchar(64) NOT NULL, Sex nvarchar(4) DEFAULT ‘男’, Birthday date NULL, MajorNo nvarchar(4) NULL , address nvarchar(256) NULL, EnTime date NULL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