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54990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4

新修订的2017版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分为“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三个方面。

3.学业质量水平是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4则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因为学业质量已经划分出层次了,那么命题的时候,根据考试的不同类型,高考还是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类型层次不一样,那就对应质量水平的层次,把它对接好,实际上要真正做到难易的程度是可控的。这样划分完之后,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将来都要变成真正的水平考试。就是说,学生一门学科学完之后,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和层次,跟其他的同学没有关系,关键是学生本人在该学科到底学到什么样的程度了,掌握没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样教学、人才的选拔,我们心中就有数了。

2017年版的实施建议由2003年实验版的四部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调整为了(一)教学与评价建议、(二)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共四个部分;新增了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其他几个部分也进行了调整。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017年版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1.深刻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制订化学教学目标 2.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合理选择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 一、教学建议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2003年实验版 3.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 4.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5.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 6.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5.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评价建议 1.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3.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2017年版将2003年实验版的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统一整合成了教学与评价建议,重点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内容更为具体,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说明。教师在化学教学与评价中应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深刻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制订化学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是学科育人目标的认知升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发展水平、高中化学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化学教学目标,切忌生硬照搬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防止教学目标制订的表面化和形式化。

2.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合理选择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

(2)合理组织化学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而内容的结构化则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关健。

“内容的结构化”是指将化学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有序整体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基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它是按照化学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如化学键知识的结构化如图所示。

②基于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它是从学科本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过程的一种概括,如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如图所示。

③基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它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其认识过程的进一步抽象,以促使学生建构和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例如,对元素“位”“构”“性”三者的关系,从学科本原可进一步概括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化学学科的统摄性观念,这一观念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3)贴近生活、社会实际,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017年版与2003年实验版同样强调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社会实际,2017年版更为强调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STSE内容主题的选择和组织,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还应重视跨学科内容主题的选择和组织,加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学科背景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2017年版强调了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的重要性。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真实的STSE问题和化学史实等都是有价值的情境素材,利用化学实验史实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要紧紧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建构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教师可以提供有关汽车尾气及其危害的素材,提出“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原理对汽车尾气进行绿色化处理”“汽车尾气的成分有哪些”“如何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以及如何转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和发展。

5.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

应树立“素养为本”的化学学习评价观,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倡导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功能。

化学日常学习评价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重要链条。积极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如:提问与点评、练习与作业、复习与考试等基本途径和方法。

·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有意识地关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诊断。例如,“有哪些因素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这一文图的设计就具有素养诊断价值。有的学生只能基于“宏观”视角思考影响因素,有的学生只能基于“微观”视角思考影响因素,而有的学生却能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视角指出影响因素,并能给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