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调查报告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79cfee0975f46527d3e1ea

关于九洞天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和综合扶贫的调查

200908281039 汉语(1)班 周树花

2011年5月6日到8日,文传学院段院长组织09汉语言文学班学生赴毕节大方县九洞天茶场、九洞天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九洞天景区进行了关于旅游开发、保护,农村建设以及乡镇企业和乡村教育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的调查。

为了让九洞天走出深山、走出贵州、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提高九洞天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美誉度,2000年4月,李发永注册成立了“贵州省大方县九洞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又登记成立了大方县九洞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旅游分公司,

九洞天景区九洞天位于毕节大方县城54公里的猫场镇五丫村,景区内的河谷两岸自然植被非常丰富,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景区全长达23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乌江干流六冲河流经大方、纳雍两县之间的一段以伏流位置的喀斯特溶岩综合地带。在这一段长约6公里的河道上,箱形切割顶板多出塌陷,形成了多个形状、大小各异的天窗状洞口,使得伏流一路明暗交替,组成集伏流、峡谷、溶洞、天桥、天坑、石林、瀑布、冒泉及钟乳石、卷曲石、生物化石等为一体的雄奇瑰丽的溶岩大观。因其天窗洞口共有九个,因此谓之“九洞天”。 因其地质环境独特,岩溶地质现象典型多样,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有“中国岩溶的百科全书”、“卡斯特地质博物馆”的美誉。2004年2月,九洞天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但目前景区尚未得到开发。仅投资1000多万元,有简易食宿房屋2栋,员工80人,接待能力1000人/天。游客以贵州省内为主。而与1987年同时期被评为“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黄果树大瀑布相比,其投入少之又少。另外,过去,由于保护不力,浙江商人在九洞天大天桥下建了一座破坏性小水电站,堵塞了整个九洞天出口,给九洞景区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给景区内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与破坏。 水业分公司现有瓶装水和桶装水生产线各一条,已投资1300万元,年产能15万吨,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有厂房、宿舍、办公室4000多平方米,员工80人。水源位于景区内,日流量达5万吨,属优质低钠矿泉水。产品名称为“九洞天观音泉”,在水源地生产灌装。由于开发投资较晚,政府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加上交通不变,市场上对于“观音泉”的认识还不太深刻。产品主销贵州市场,正向重庆等地区开拓销售。

大方县九洞天茶场属毕节地区大方县九洞天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下设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生产经营茶叶产品为主的企业。2005年,该茶场紧紧抓住九洞天旅游资源开发得到省、地、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结合九洞天景区气候、土壤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土壤中所含硫元素含量丰富,能促进茶叶内含芳香物质的形成,所制产品具有香高味醇的独特品质和得天独厚无大工业环境污染独特优势,是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的优势区域和理想之宝地,经召开股东大会和毕节地区茶产业协会研究认为,在九洞天临近的猫场镇碧脚、箐口、永久、联

合、长沙、五丫、永乐等村建立生态旅游观光示范茶场,一方面可有效提高九洞天旅游资源周围植被覆盖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推进九洞天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延长旅游产业链的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可带动当地农民群众走有机茶产业发展之路,培植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途径。 据茶场负责人介绍,茶业分公司已投资50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现有茶叶基地9600亩(投产800亩),名优茶生产线和大宗茶生产线各一条,厂房、办公楼1000平方米,员工46人。2007年“九洞天仙茗绿茶”在中国茶叶学会荣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质茶;2009年特级春茶受到多年不遇的霜冻,仅以次级毛尖和翠片于本年5月15日在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和银奖。但同样地,交通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政府的政策体制不完善及其投入不够,缺乏技术人才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产品知名度不高,目前初销省内。

“我想过很多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却没想到中国还有教育这么落后,这么令人心酸的地方”来这发达省区的很多同学都发出这样的感慨。贫困区苗族小学教学情况着实让我们每一个在坐的大学上震惊。我们了解到,目前该校共有学生170人,老师仅三人,两间简陋的教室据校长说,这两间教室还是刚刚建起来的新的,今年从以前那两间破旧不堪的,漆黑的毛房搬过来的。几个年级共一个教室共同上课,三四个孩子挤在一张桌椅上,有的同学甚至没有凳子,站着趴在一张凳子似的课桌上写字。同学们从早到晚就吃两个烤熟的土豆。烈日炎炎,可同学们身上穿的还是秋衣、毛衣和棉衣。据08级学长说,甚至有的同学还穿着去年冬天的棉衣。可见,没有衣服,他们一年四季穿着同一件衣服。在校长家里,我们看到地上放着一盆煮了几次,放了几天的水酸菜,二校长却说这是一天的主食。没有水,孩子们身上还发出一股股的汗酸味......“越穷的地方,贪官越多”这是真理。这所苗族小学,要说缺,什么都缺。教师教室不够,课桌椅不够用,总之,各种基础设施设不齐全,有的甚至没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政府不重视,贪官多,把上级政府的资助收归己有,导致几年来,苗族小学状况始终处于极度糟糕状态。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对于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大方县,之所以没被开发出来,无论是九洞天景区,茶厂和水厂,还是苗族小学落后的教育,其共同的制约因素,存在的困难和必须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交通制约,可进入性差。从大方县到贵阳仅180公里,但公路等级

差,特别是从县城转入苗场真的那一段,路非常不好,甚至有的地方还没通路。而且缺乏联结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由于不能到达,有人无法去观赏景区,香甜可口的“观音泉”的很难运出去,销售出去,茶厂茶叶的肥料也很难运进来的同时也难远销出去,使一些官员产生“山高皇帝远”的想法从而做一些违背道德违法的是二未被惩治。这些都使应有的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优势很难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开发。

2、 资金缺乏,政府投入少,观念落后。大方县是我省贫困地区,经济

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差,部分干部和群众观念比较落后,思想不够解放,缺乏积极开发的意识,缺乏市场观念,对自由的资源投资甚少,似的很多工作都无法开展,导致其知名度低,在商场中缺乏竞争力。

3、 人才匮乏,管理滞后。大方县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人才。缺

乏管理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

4、 环境污染后破坏。与山山水水的黔东南相比,大方县属于很干燥的

地方,森林树木很少。一些游客不注意环境问题,造成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和损坏。

现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经济法杖中的支柱产业,大幅度地拉动经济增长,是群众脱贫,致富。事实证明,一个景区可以富一个县,一片景点可以兴一个镇,一个景点可以富一个村旅游业的价值,不经表现在眼前,更重要是在长远。

居于上述一些优势与不足,大方县应加强关于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和综合扶贫的全面管理。

一:加强交通道路的完善,尤其是对大方县到猫场镇那一段,猫场镇九洞天景区、水厂、茶厂三段衔接起来,当务之急是立即动手修整道路,不要让客人、投资商等半路就想退回,或是有再也不来二次之感。也是为了尽快把观音泉,仙茗茶叶等提高知名度,能运出大方,远销全省、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二:吸引资金,培训人才,进行形象工程建设。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和改善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资机制,建立环境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形成配套服务体系,并与织金洞、百里杜鹃等景区实施联动,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人才是经济兴盛的关键和保证。目前,大方县应调集,招聘和培养旅游管理和体制创新人员,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和队伍建设,改善服务质量。帮助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死人自身的优势和生态环境价值,并有意识地组织起来,合理的开发,和加强保护。

三:科学制定规划,加强体制管理。加强对九洞天风景区的开发,请求甚至可以强制撤退浙江商人在九洞建的不合理水电站,开发九洞,使一洞到九洞链接起来各大景区均能够有足够的接待能力和更具旅游价值。 茶厂和水厂要优化组织管理,可适当扩大生产规模,通过策划和使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每一过程处

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符合供销合同要求、保质、保量、按期交货,呆到顾客满意。

四:打造大方县文化景观,首先是派遣文化艺术单位下到乡间,为农村的山村旅游奠定文化艺术的基础,培训民间艺人,比方说打造或者加强原有的一些如农民画之乡、山歌之乡、舞蹈之乡、诗词楹联之乡、书法之乡、工艺品之乡或彝族、苗族、白族、蒙古族文化之乡等,一来使各乡具有更强的接待能力,地方旅游特色更浓,二来提升游客参与兴趣,三来也为我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去到外界打工作了基础的培训,是造福桑梓的善举。

五: 对大方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管理。

(一)扩大种植面积,努力形成规模化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方县适宜茶树生长的天然优势,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合理规划荒山及部分退耕还林地带,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形成连片的规模化种植,提高茶树科学化种植水平。加大对古茶园的管护改造,大力改造低产茶园,进行品种改良,实施改造提升,同时开展优质茶园基地建设,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提高茶叶单产水平。

(二)增加科技投入,着力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名优茶、礼品茶的消费比重逐年增加,而且茶叶消费趋向品牌化、安全化、多元化发展。大方县茶叶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茶叶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茶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为重点,依靠科技,优化种植结构,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低产茶园的改造,不仅能科学地配置资源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更能实现质量和效益的良性循环,达到向技术要效益的目的,着力提高茶叶产业科技水平。

(三)加大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一是要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制定科学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利用信息的优势,做好产业导向工作,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二是要制定、落实和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增加对茶叶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强老茶园改良、新茶园建设及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建立产业扶持的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建设步伐。三是要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形成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群、产业带,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大方茶产业开发,发展壮大“九洞天”、“奢香茶”、“海马宫”三大品牌,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四是要积极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扶持茶叶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针对大方县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呈现的“杂、乱、散”的状况,借鉴“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理清各种关系,整合各种资源。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尽快实现大方县茶叶产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