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张静中学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83befef705cc1755270956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9、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学.科.网Z.X.X.K]8、C 9、《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2010年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9.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2分)

10.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9.异乡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给分)(2分) 10.D(2分)

201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2010年湖北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2010年湖北襄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10-11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11.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10.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2分,每空1分)

11.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2分)

2010年湖北黄冈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诗歌天地】请你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14—16题。(共5分)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4、这首诗节奏舒缓,适合朗读。下面四项中朗读节奏(用“ / ”标示)和重音处理(文字下面用“·”标示)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远远的 / 街灯 / 明了,好像 / 闪着 / 无数的 / 明星。 ....

B、我想 / 那缥缈的 / 空中,定然有 / 美丽的 / 街市。 .....C、那 / 隔着河的 / 牛郎 / 织女,定能够 / 骑着牛儿 / 来往。 ......D、不信, / 请看 / 那朵流星,是他们 / 提着灯笼 / 在走。 ....

15、诗的后三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说明了什么?(2分)

16、在诗中,作者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赋予他们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改写有什么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14.C ( A 中应为:远远的/街灯/明了;B中应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D中应为: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5.“定然”“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明明是出自于想象的,作者都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意对、语句通顺给2分。意对、语句不通顺给l分)

16.这样改写,王母娘娘专制下的牛郎织女生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自由、幸福生活的画卷。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手提灯笼,在美丽的街市上闲逛,多么自由!改写以后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与迫求。意对、语句通顺给2分;意对、语句不通顺给1分)

2010年湖北荆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

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

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

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9.(2分)B

10.(2分)C 11. (2分)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

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

14.(2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 领略先贤诗文之芳醇 (16分) [甲诗]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6.[甲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过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写在答案的空格处。(2分)

7.请根据[甲诗] “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2分)

6.(2分) 夕茫茫 → 灯火万家 → 月照平沙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