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MSA测量系统管理程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1MSA测量系统管理程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a542768e9951e79b8927d3

**金属制品厂

文件标题 制订部门 1.0目的

为使本组织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定的方法以及运作和说明有所规定,并确保本组织测量系统是满足客户要求。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证实产品(汽车所属产品)符合规定的所有测量系统。

3.0参考文件

4.0定义

4.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

的装置。

4.2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及操作人员的集合,即用来

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4.3量具的重复性(Gauge Repeatability):由一个测量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

一零件的同一指定特性时所获得的测量值变差,此又称之为量具变异。

4.4 量具的再现性(Gauge Reproducibility):不同的作业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

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又称之为操作员变异。

4.5 量具的稳定性: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和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总变

差。(随着测量时间的延长所带来的数据漂移)。 4.6偏差: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异。

4.7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内,基准值与测量观察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5.0职责

5.1质控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实施测量系统分析。

5.2 APQP或跨部门小组负责检测能力不足的量具适用性进行重新评估。 5.3生产部门或技术部配合测量系统的分析工作。 6.0程序

6.1测量系统分析范围

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如条件可行的话也包括更新的量具。

6.2测量系统分析频率计划

6.2.1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一般为一年一次。

6.2.2质控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质控部统筹并组织实施。 6.2.3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试产控制计划由质控部或技术部组织实施测量系统分析。 6.3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R&R分析)

6.3.1随机抽取10个零件,确定某一尺寸/特性作为评价样本。

6.3.2对零件进行编号1#——10#,编号应覆盖且不让操作员知道某一零件具体编号(确保数据的

独立性)。

6.3.3指定3个操作员。每一个操作员单独地以随机的顺序选取零件,并对零件的尺寸/特性进行

测量,负责组织(统筹)此项研究的人员,观察编号并在表格中对应的记下数据。3个操作员测定一次后,再从开始重复测量1至2次。

6.3.4将测量结果依次记录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中。

6.3.5负责组织(统筹)此项研究的人员,依据数据表和质量特性规格。按标准规定的格式出《量

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 管理体系 ☆☆☆☆☆☆☆☆

MSA管理程序 品质部 文件编号 修订日期 KL-PP-21 2010.05.30 版本 页码 A0 1/2 **金属制品厂

文件标题 制订部门 MSA管理程序 品质部 文件编号 修订日期 KL-PP-21 2010.05.30 版本 页码 A0 2/2 6.3.6结果分析

6.3.6.1当重复性(EV)变并值大于再现性(AV)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a. 增强量具的设计结构 b. 改进量具的使用方式 c. 对量具进行保养

6.3.6.2当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EV)时考虑:

a. 修订作业标准,加强对操作员的操作技术培训 b. 是否采用夹具协助操作,以提高操作的一致性 c. 量具校准后再进行R&R分析

6.3.7 R&R接收准则

a. R&R%<10%可接受

b. 10%≤R&R% ≤ 30%,依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专

用等,决定是否条件接受

c. R&R%>30%不可接受,测量系统必须进行改进

6.4(计数型量具)小样法

6.4.1计数型量具就是把各个零件与有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值接受该零件,否则拒收。

计数型量具不能指示一个零件多么好或多么坏,它只指示该零件被接收还是拒收。

6.4.2小样法研究是通过选取20个零件来进行的。然后2个评价人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

式(评价人不应知道正在检查零件的编号)两次测量所有零件。

6.4.3如果所有测量结果(每个零件四次)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量具。如

果不能改进该量具,则该量具不能被接受并且应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替代测量系统。

6.5 X—R分析法

6.5.1当量具同类单件时,且明确分析样本属临界样本,则采用X—R分析法。

6.5.2取10上临界样本样品,三个评价人员,对每个样品每人测试二次,计算:CL、UCL、LCL。 6.5.3依管制图SPC 要求描R图,直到R图反映稳定/无界外点。

6.5.4再描X图,若存在界外点与界内点,则表明量具辨别率高,即为MSA可接受;若无界外点,

表明量具辨别率不高,重新取样X—R分析三次以上,若仍辨别率不高,则需改进。

6.6稳定性分析

6.6.1对控制计划中所指定的测量工具全部进行稳定性分析。

6.6.2每一种测量工具的稳定周期及测量数据的周期根据每一种工具的实际情况而定。 6.6.3当X图和R图均受控,则表明此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6.7记录

以上表格由MSA执行单位保存至少两年以上

7.0表格

7.1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表 7.2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表 7.3计数型量具小样分析表 8.0附录

☆☆☆☆☆☆☆☆ 管理体系 ☆☆☆☆☆☆☆☆

**金属制品厂

文件标题 制订部门 附件一

MSA管理程序 品质部 文件编号 修订日期 KL-PP-21 2010.05.30 版本 页码 A0 3/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零件名称 量具名称 测试员:a: b: c: 评价人/试验# 1.A.1 2 2 3. 3 4. 均值 5. 极差 6.B 1 7. 2 8. 3 9. 均值 10. 极差 11. 1 12. 2 13. 3 14. 均值 15. 极差 16.零件平均值(XP) 零 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Xa= Ra= Xb= Rb= Xc= Rc= X= Rp= 均值 零件规格 量具编号 分析日期 量具规格 17.[Ra= ]+[Rb= ]?[Rc= ]+/[评价人数量= ]= R= 18.[MaxX= ]-[MinX= ]=XDIFF 19.[R= ]×[D4= ]*=UCLR 20.[R= ]×[D3= ]*=LCLR *D4=3.27(两次试验),D4=2.58(三次试验);D3=0(不大于7次试验).UCLR代表单个R的限值, 组织研究员:___________ 审查: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

☆☆☆☆☆☆☆☆ 管理体系 ☆☆☆☆☆☆☆☆

**金属制品厂

文件标题 制订部门 MSA管理程序 品质部 文件编号 修订日期 KL-PP-21 2010.05.30 版本 页码 A0 4/2 附件二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表

组织研究员:___________ 审查: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

零件号和名称: 量具名称: 日期: 特性: 量具编号: 执行人: 规范: 量具类型: 从数据表: R= X测量单位分析 DIFF= RP= % 总变差 (TV) %EV = [EV/TV] = %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EV =R×K1 =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V) (AV) AV = = n= 零件数 r= 实验次数 重复性和再现性(GRR) GRR = = 零件变差(PV) PV =RP×K3 = 总变差(TV) TV =GRR = 2试验次数 2 3 K1 0.8862 0.5908 %AV = [AV/TV] = % K2 2 0.7010 3 0.5231 %GRR = [GRR/TV] = % 零件 2 3 4 5 6 7 K3 0.7071 0.5231 0.4467 0.4030 0.3742 0.3534 0.3375 0.3249 0.3146 %PV = [PV/TV] = % ndc =(PV?XDIFF?K2???EV22/?nr?? EV2?AV2 ?PV2 8 9 10 GRR) = ☆☆☆☆☆☆☆☆ 管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