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bc583876a20029bc642d22

招教考试之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您的选择的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共50小题,每小题0.9分,共45分。) 1.2015年,我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 )

A.注册制度 B考核制度 C.淘汰制度 D培训制度

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所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 ) A:传道者 B.示范者 C、教育工作实施者 D.教育活动组织者

3.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

A.逻辑组织 B.直线式组织 C心理组织 D纵向组织 4.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5.下列表述中,将教育视作一种过程的是( ) A.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基础

B、我从这个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D,我今天听了一场关于愉快教育的学术报告 6.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 A专业教师的出现

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学校的出现

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8.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中国教育家是( )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胡适 D.郭秉义

9.“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 ) A.表现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10.《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反映的是( ) A 教育观 B教学观 C 教师观 D 学生观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2.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按照教师身心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将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形式是( ) 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序列组织

13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最能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质的知识是( )

A 学科知识 B 课程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 D 教学法知识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以及有区别的( )

A 能力 B 兴趣 C 技能 D刺激-反应联结 15.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 )

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 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16.某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经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17.掌握学习主张( )

A通过消除和避免所有可能抑制虚席的因素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B.让学生使用程序教材进行个人自学

C.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指导,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D.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规范性的知识

18.个体能用语言直接陈述,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成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9.中小学教师与教育专家、学者合作,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地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这种教育研究属于( )。

A.观察研究B.调查研究C.行动研究D.实验研究

20.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21.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22.在一定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活

的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指的是( )

A.掌握学习 B.教学过程最优化 C.发展性教学 D.有效教学 23.“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体现了教师的( ) A.职业责任 B.职业纪律 C.职业良心 D.职业作风

2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研究能力 D.管理能力

25.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时代特征和对师德的本质要求,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 )

A.责与权 B.义与权 C.个体与群体 D.爱与责

26.教师引导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育活动的关键是( ) A.促使学生品德结构完善 B.激发学生道德冲突 C.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D.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27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 )的作用。

A.定势 B.学习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28.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9.提出“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的教育家是( ) A.梁漱溟 B.晏阳初 C.孙敬修 D.黄炎培

30.最早提出教育要是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皮亚杰 31.经验主义课程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