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模板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模板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afad3f48762caaedd33d4e0

攀钢[8]与其他一些钢铁厂相比,其转炉炉尘资源的量更大,因为攀钢既有炼钢转炉炉尘又有转炉提钒炉尘。其研究着力于将炼钢转炉尘泥加工制作成炼钢过程中的复合造渣剂,以及将转炉提钒尘泥加工制作成球用作提钒过程中的冷却剂。 1.3.2国外的研究现状 D.K. Xia, C.A. Picklesi[9]采用2.45GHz的微波辐射作为能量,通过湿法冶金浸出烧碱工艺对电炉炉尘进行处理。通过控制浸出时间,微波功率,烧碱浓度和固液比这几个变量来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液比的降低以及微波功率的提高,炉尘中锌的回收率提高。通过与传统浸出方法的对比,不难看出在微波条件下锌的回收率显著提高。 B. Asadi Zeydabadi[10]等人对高炉除尘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其主要成分是铁氧化物,同时还含有锌,硅,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氧化物。直接回收烟尘一般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包含了一些不良分子(锌和碱金属)可能会导致在高炉操作上的困难。因此,他们研究了通过一系列操作:浸出,过滤,净化,萃取,反萃取和电解来获得高炉除尘灰中有价值的元素以及可储存的非危险残留物或可用于钢铁生产的凝集物质。初步的结果显示,在室温和浓度较低的硫酸中选择性浸出灰尘中的有价值的元素是可能的,且锌的回收率很高。 Mohammad A.T. Alsheyab和Taisir S. Khedaywi[11]的研究是将炉尘与沥青水泥混合后固化/稳定化,进而用于道路建设,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解决炉尘这一危险废物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炉尘被用作粘合剂中的添加剂,以不同百分比添加到粘合剂中,之后与沥青混泥土混合。进而对渗透性,延展性,比重,软化点,燃点和旋转粘度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这些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实验以及结果论证提出了电弧炉炉尘新的利用途径,既解决环境问题,又有利于公路建设。 N. Quijorna等[12]研究了通过回收处理电弧炉炉尘,从而得到威尔兹渣,用于替代陶瓷工艺中的粘土。尽管威尔兹渣相对于传统的粘土有不同的化学和矿物成分,但事实上,含威尔兹渣的陶瓷产品可提高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此外,在烧制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潜在污染物的释放。他们的这项研究解释了威尔兹渣在陶瓷工艺的潜在贡献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3.3 小结 近些年来,面临环境、资源以及成本等的多重压力,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然而加强对二次资源的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对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新技术。虽然实现有效利用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可以将之分为两类:一类是将除尘灰直接或加工之后用于钢铁生产;另一类是将除尘灰直接或加工之后作为其它行业的原材料。除尘灰资源化利用主要手段有:物理法(磁选,浮选等)、火法(直接用于烧结配料,高温加热制成相关产品等)、湿法(湿法提取锌等)以及其它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红丽,秦延华等.安钢铁前系统含铁除尘灰冶炼价值的分析[J].河南冶金,2005,13(1):17-19.

[2] 王玮,孟令和.除尘灰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29(2):23-26.

[3] 高鲁平,侯键.关于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灰的处理[J].工业加热,2010,29(3):59-62. [4] 李辽沙,李开元.回收高炉尘泥中的铁与锌[J].过程工程学报,2009,9(3):469-473. [5] 马刚平,吴宏斌等.首钢除尘灰特性分析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10-11.

[6] 郑力宁.沙钢泥污及除尘灰资源应用实践[J].江苏冶金,2008,36(2):47-49. [7] 张伟,王再义等.高炉喷吹煤粉中添加除尘灰的实验研究[J].工业加热,2011,20(4):4-6.

[8] 刘世鸿.攀钢转炉尘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J].钢铁钒钛,2010,31(3):88-93. [9] D.K. Xia, C.A. Picklesi.Microwave caustic leaching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dust.Minerals Engineering, Volume 13, Issue 1, January 2000, Pages 79-94.

[10] B. Asadi Zeydabadi, D. Mowla, M.H. Shariat, J. Fathi Kalajahi.Zinc recovery from blast furnace flue dust. Hydrometallurgy, Volume 47, Issue 1, November 1997, Pages 113-125. [11] Mohammad A.T. Alsheyab, Taisir S. Khedaywi.Effect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dust(EAFD) on properties of asphalt cement mixture.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Volume 70, January 2013, Pages 38-43.

[12] N. Quijorna, M. de Pedro, M. Romero, A. Andrés.Characterisation of the sintering behaviour of Waelz slag from electric arc furnace(EAF) dust recycling for use in the clay ceramics industr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ume 132, January 2014, Pages 278-28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的任务、重点内容、实现途径 2.1本课题的任务 本课题通过对某钢铁厂高炉除尘灰样品的性能进行分析。包括测定除尘灰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以及测定除尘灰的粒度,容重,密度等,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如下: (1)到邻近钢铁厂采集高炉除尘灰的样品; (2)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粒度,容重,密度等测定,并送检分析成分; (3)提出利用途径,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2.2本课题的重点内容 对高炉除尘灰样品的测定和性能分析,提出利用途径并加以分析论证其可行性。 2.2本课题的实现途径 (1)第1周查阅相关文献,对主题进行梳理; (2)第2至3周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3)第4周初步确立课题思路; (4)第5至6周制定相应实验方案; (5)第7至8周采集样品并进行相应实验; (6)第9周分析研究实验结果; (7)第10至13周利用途径的可行性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3.1本课题所需工具书 [1] 梁中渝.炼铁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 韩明荣.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3] 刘竹林.炼铁原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 宋建成.高炉炼铁理论与操作[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5] 朱苗勇.现代冶金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6] 王筱留.钢铁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8] 郭汉杰.冶金物理化学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9] 阮建明.粉末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10] 陈家镛.湿法冶金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3.2本课题所需的主要文献 [1] 庞建明等.回转窑处理锌、铅高炉灰新技术实践[J].中国有色金属,2013,6(3):17-19. [2] 张红丽,秦延华等.安钢铁前系统含铁除尘灰冶炼价值的分析[J].河南冶金,2005,13(1):17-19. [3] 王玮,孟令和.除尘灰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29(2):23-26. [4] 高鲁平,侯键.关于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灰的处理[J].工业加热,2010,29(3):59-62. [5] 李辽沙,李开元.回收高炉尘泥中的铁与锌[J].过程工程学报,2009,9(3):469-473. [6] 马刚平,吴宏斌等.首钢除尘灰特性分析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10-11. [7] 郑力宁.沙钢泥污及除尘灰资源应用实践[J].江苏冶金,2008,36(2):47-49. [8] 张伟,王再义等.高炉喷吹煤粉中添加除尘灰的实验研究[J].工业加热,2011,20(4):4-6. [9] 刘世鸿.攀钢转炉尘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J].钢铁钒钛,2010,31(3):88-93. [10] D.K. Xia, C.A. Picklesi.Microwave caustic leaching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dust.Minerals Engineering, Volume 13, Issue 1, January 2000, Pages 79-94. [11] B. Asadi Zeydabadi, D. Mowla, M.H. Shariat, J. Fathi Kalajahi.Zinc recovery from blast furnace flue dust. Hydrometallurgy, Volume 47, Issue 1, November 1997, Pages 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