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08e338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5

3.8.11 民用建筑物内设置的水泵机组,宜设在吸水池的侧面或下方,其运行的噪声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规定。

3.8.12 建筑物内的给水泵房,应采用下列减振防噪措施:

1 应选用低噪声水泵机组;

2 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减装置; 3 水泵机组的基础应设置减振装置;

4 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 5 必要时,泵房的墙壁和天花应采取隔音吸音处理。

3.8.13 设置水泵的房间,应设排水设施;通风应良好,不得结冻。 3.8.14 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表3.8.14的规定:

表3.8.14 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与墙和相邻机组间的间距 电动机额定功率(kw) ≤22 >25~55 ≥55,≤160 水泵机组外廓面与墙面之间的最小间距相邻水泵机组外廓面之间的最小间距(m) (m) 0.8 1.0 1.2 0.4 0.8 1.2 注:1 水泵侧面有管道时,外轮廓面计至管道外壁面。 2 水泵机组是指水泵与电动机的联合体,或已安装在金属座架上的多

台水泵组合体。

3.8.15 水泵基础高出地面的高度应便于水泵安装,不应小于0.1m;泵房内管道管外底距地面或管沟底面的距离,当管径≤150mm时,不应小于0.2m;当管径≥200mm时,不应小于0.25m。

3.8.16 泵房内宜有检修水泵的场地,检修场地尺寸宜按水泵或电机外形尺寸四周有不小于0.7m的通道确定。泵房内宜设置手动起重设备。

3.9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

3.9.1 世界级比赛用游泳池的池水水质卫生标准,应符合国际游泳协会(FINA)关于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的规定。

3.9.2 国家级比赛用游泳池和宾馆内附建的游泳池的池水水质卫生标准,可参照国际游泳协会(FINA)关于游泳池水水质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其它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我国有关的卫生标准。

3.9.3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和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3.9.4 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饮水、淋浴等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3.9.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水宜循环使用,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循环周期应根据池的类型、用途、池水容积、水深、使用人数等因数确定,一般可以按表3.9.5采用。

表3.9.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循环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按摩池 池的类型 比赛池、训练池 跳水池 俱乐部、宾馆内游泳池 公共游泳池 儿童池 幼儿戏水池 造浪池 公 共 专 用 家庭游泳池 循环周期(h) 4~6 8~10 6~8 4~6 2~4 1~2 2 0.3~0.5 0.5~1.0 6 8~10 滑道池、探险池 注:池水的循环次数可按每日使用时间和循环周期的比值确定。 3.9.6 水上游乐池循环系统应根据水质、水温、水压和使用功能等因素,设计成一个或若干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3.9.7 循环水应经过滤、加药和消毒处理,必要时还应进行加热。 3.9.8 循环水的预净化应在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装设毛发聚集器。 3.9.9 水上游乐池滑道润滑水系统的循环水泵,必须设置备用泵。 3.9.10 循环水过滤宜采用压力过滤器,压力过滤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过滤器的滤速应根据池的类型、滤料种类确定。低速过滤器的滤速不宜大于10m/h,中速过滤器的滤速宜为10~25m/h,多层滤料过滤器的滤速宜为20~30m/h。

2 过滤器的个数及单个过滤器面积,应根据循环流量的大小、运行维护的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不宜少于两个。

3 过滤器宜采用水进行反冲洗,冲洗管道不得与市政给水管网直接连接。 3.9.11 循环水在净化过程中应投加下列药剂:

1 过滤前投加混凝剂;

2 根据消毒剂品种,宜在消毒前投加PH值调节剂;

3 根据气候条件和池水水质变化,不定期的间断式投加除藻剂;

4 根据池水的PH值、总碱度、钙硬度、总溶解固体等水质参数,投加水质平衡药剂(水质平衡应保证池水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3.9.12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必须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3.9.13 消毒剂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功能; 2 不造成水和环境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 3 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小;

4 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无腐蚀或轻微腐蚀; 5 费用低,且能就地取材。

3.9.14 使用瓶装氯气消毒时,氯气必须采用负压自动投加方式,严禁将氯直接注入游泳水中的投加方式。加氯间应设置防毒、防火和防暴装置,并符合有关现行规范的规定。

3.9.1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应根据池的类型按表3.9.15确定。

表3.9.1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 序号 池的类型 池水设计温度 1 比赛池 25~27 2 训练池、跳水池 26~28 室 3 倶乐部、宾馆内游泳池 26~28 内 4 公共游泳池 26~28 池 5 儿童池、幼儿戏水池 28~30 6 滑道池 28~29 7 按摩池 不高于40 室 8 外 有加热设备 26~28 池 9 无加热设备 22~23 3.9.16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经计算确定,加热方式宜采用间接式。

3.9.17 游泳池和水山游乐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城市给水条件等确定,宜小于24h,最长不超过48h。

3.9.18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补充水量可按表3.9.18确定。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采用平衡水池或补充水箱间接补水,家庭游泳池等小型游泳池如采用直接补水,补充水管应采取有效的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

表3.9.18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补充水量 序号 1 2 3 4 5 池的类型和特征 比赛池、训练池、跳水池 公共游泳池、游乐池 儿童池、幼儿戏水池 按摩池 家庭游泳池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专用 公用 室内 室外 每日补充水量 占池水容积的百分数(%) 3~5 5~10 5~10 10~15 不小于15 不小于20 8~10 10~15 3 5 注: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最小补充水量应保证一个月内水池全部更新一次。 3.9.19 顺流式、混合式循环给水方式的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宜设置平衡水位的平衡水池,逆流式循环给水方式的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设置平衡水量的均衡水池。

3.9.20 游泳池进水口和回水口的数量应满足循环流量的要求,设置位置应使游泳池内水流均匀、不产生涡流和短流。进水口格栅孔隙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1.0m/s,回水口格栅孔隙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2m/s。进水口格栅孔隙的宽度不得大于8mm,池底回水口格栅孔隙的宽度成人池不得大于10mm,儿童池不得大于8mm。

3.9.21 游泳池泄水口应设置在池底的最低处,泄水口的数量按4h排空全部池水计算确定,游泳池宜设置池岸式溢流水槽。

3.9.22 进入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通道,应设置浸脚消毒池。

3.9.23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管道、设备、容器、附件均应采用耐腐蚀材质或内壁涂衬耐腐蚀材料,材质与涂衬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不得影响池水水质。

3.9.24 比赛用跳水池必须设置水面制波装置。

3.9.25 跳水池的水面波浪应为均匀波纹小浪,浪高宜为25~40mm,制波方法宜采用起泡法。

3.9.26 幼儿戏水池的水深宜为0.3~0.4m,成人戏水池的水深宜为1.0m。 3.9.27 儿童游泳池的水深不得大于0.6m,当不同年龄段所用的池子合建在一起时,应采用栏杆将其分隔开。

3.10 冷却塔及循环冷却水

3.10.1 设计循环冷却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循环冷却水系统宜采用敞开式;

2 对于水温、水质、运行等要求差别较大的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宜分开设置;

3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应满足被冷却设备的水质要求; 4 设备、管道设计时应能使用循环系统的余压充分利用。 3.10.2 冷却塔设计计算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等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吻合,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3.10.3 冷却塔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 气流应通畅,湿热空气回流影响小,且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 冷却塔不应布置在热源、废气和烟气排放口附近,不宜布置在高大建筑物中间的狭长地带上。

3 冷却塔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除满足塔的通风要求外,还应考虑噪声、飘水等对建筑物的影响。

3.10.4 选用成品冷却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按生产厂家提供的热力特性曲线选定。设计循环水量不宜超过冷却塔的额定水量;当循环水量达不到额定水量的80%时,应对冷却塔的配水系统进行校核。

2 冷却塔应冷效高,能源省、噪声低、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安装维护简单、飘水少。

3 材料应为阻燃型、并应符合防火要求。

4 数量宜与冷却水用水设备的数量、控制运行相匹配。 5 塔的形状应按建筑要求、占地面积及设置地点确定。

6 当冷却塔的布置不能满足3.10.3条的规定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对塔的热力性能进行校核。

3.10.5 冷却塔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冷却塔宜单排布置。当需多排布置时,塔排之间的距离应保证塔排同时工作时的进风量。

2 单侧进风塔的进风面宜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双侧进风塔的进风面宜平行夏季主导风向。

3 冷却塔进风侧离建筑物的距离宜大于塔进风口高度的2倍。冷却塔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