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教案 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初中政治]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教案 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28c69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9

异性交往教案

教学目的]

认知:1、使学生了解异性相吸的道理。

2、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异性关系才是正常的健康的。 情感:使学生开始反省与体验自己在异性交往中的感受。 行为:开始通过自己的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异性关系。

[教学过程]

一、以一个女孩的来信引入课题。

老师,我是一位花季少女,自小就很听父母、老师的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对异性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好感,很喜欢和他们接近。而此时,家长和老师就不断地向我们苦口婆心地灌输着此时交友的危害,说会如何如何地荒废学业,最终一事无成。从此,我就和异性之间保持了距离,很少和他们交往。初中三年倒算清心寡欲,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升入了重点高中。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念书,千万不能让任何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前途。有一天晚上,一位好友忧心忡忡地告诉我收到了情书,让我帮她拿主意。我当时很果断地劝她千万别动心,不然会影响学习的。她听了我的话,拒绝了那个追她的男孩儿。但那个男生却不肯放弃,锲而不舍,不断地纠缠着她。我当时看着好友总是上课走神,黯然垂泪,心里一方面替她难过,另一方面我也害怕自己万一遇到像她那样的情况会措手不及,影响学业。从此,我好害怕身边的男生,怕他们喜欢自己,也更怕自己把持不住,喜欢他们。我为此寝食不安,上课总走神,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有时我也想自己是不是有点儿太杞人忧天了,就不断地告诫自己别紧张,但是没有用。你越不愿想的东西却偏偏会想,我不断地挣扎,可是犹如掉进泥潭里,越挣扎就陷得越深,到后来发展成了不敢轻易地和男同学谈话,迫不得已和他们说话时,我也总不敢看他们的脸,怕过后自己脑中会浮现男生的脸庞。我为此伤心过,流泪过,曾绝望地想:“难道我今生真的就与读书无缘了吗?”可是我真的好不甘心,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帮助我走出这片误区,让我笑对青春!

二、分析:

这种事并不特殊。感情困扰一直是青少年为之苦恼的常见心理问题。按照不少老师、家长的观点,学生一定要以学业为重,要用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不要想入非非,要避免和异性交往。在一些人看来,作为一名正在求学的学生,“爱上一个人”是件异常危险、可怕的事情,它会葬送你的学业,败坏你的名声,将你引入企图。

“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哪个不善怀春”,《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的这两句话,道出了人的青春阶段的特征。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了解异性、接触异性乃至爱慕异性,都已成为内心的一种渴望和需要,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没有这种渴望和需要反而是不正常的。也就是说人生发展到哪个阶段就会产生哪个阶段的情感和行为,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对异性

产生了解、接触、交往乃至爱慕之情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而强行压抑更是适得其反。

三、青春期异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l 异性疏远阶段:(初一——初二)

青春期开始,由于生理上明显的男女差别和对两性关系的一知半解,男女同学会产生一些不安和羞涩的心理,甚至会有暂时的疏远。此时的中学生在学习、工作、活动中男女界限分明,即使有需要必须接触与交往,双方都很腼腆,有时通过教师作桥梁,有时男女同学坐在一起,他们之间必定保持一定的距离,划清界限。童年时代亲密无间的异性朋友,到了青春期开始,都会不自觉地减少往来。这种现象大多见于初一年级和初二上学期。

l 异性好感阶段:(初二——初三)

随着生理进一步发育,男女同学间有了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心理,如出现男女同学嬉闹、有意逗引等现象。一般说来,女生对男生的好感,始于十三四岁左右,常常以倾慕的心情,注意男生的说话、表情、动作,也有的表现为主动接近男同学,很想了解男同学的事,喜欢身边有男同学在一起。男生的这种心理现象稍晚出现。有女生在,男生会变得格外勤奋自尊,也更加兴奋,如体育比赛士气更旺,劳动时劲头更足。另外,男女同学都很注意修饰打扮自己,对自我生理缺陷的烦恼增加。 l 模仿性初恋阶段:(初三——高一)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对两性关系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加,心理上开始滋生初恋的萌芽,觉得和异性在一起愉快、有劲,是一种模仿性初恋的表现。此时的中学生的身心还处在发育发展过程中,心理上还是不够稳定,因此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初恋”对象并不是稳定不变的,感到可爱的异性不止一个,会同时和几个异性接近,常常是一个男生同几个女生,或者一个女生同几个男生公开交往。今天跟这个谈,明天跟哪个谈,多数没有专一性和排他性,这种“初恋”往往出于好奇和模仿,谈不上什么深厚的感情基础。说谈就谈,说吹就吹,离与合没有多少悲与欢,甚至错误认为谈的人越多,别人越佩服。对恋爱处于盲目无知阶段。

l 爱情的萌芽和发展阶段:(高中)

1、默默的爱慕。当自己爱慕某一异性同学时,只是默默地把这种爱埋藏在心底,直到毕业也没有向对方吐露过真情,因为与学习比较,爱情虽有萌芽但没有占到很大位置。

2、不专一的爱慕。有的同学同时与几个异性同学交往,几个人经常在一起,但相互之间未谈过一个爱字,关系确实好,但谁也没有把“爱”的“面纱”拉开。

3、专一的爱慕。有的同学爱慕某一异性同学,什么事都愿意和他(她)在一起,两人互相倾慕,但始终未谈过“爱”字,双方都感到现在年龄还小,主要任务是学习,还是把感情控制住为好。有时也想表露真情,但一想一旦把话说出口,反而会不自然,还是保持现状更自然、更好。

4、谈情说爱。异性同学相互爱慕,情投意合,纯洁、真挚的感情冲开了缺口,两人进入恋爱阶段。

总之,你们这个年龄男女同学相互吸引、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是自然流露,而不是什么丑恶、不道德,应得到尊重和理解,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这种感情。

四、讨论

话题一:与异性交往会不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话题二:异性交往有什么好处?

话题三: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与异性展开交往? 五、异性交往原则

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是有利有弊的,男女生之间如何交往,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起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

1.自然交往。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以平常的心态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建立纯洁的友情。在表达友情时,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面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既不必羞怯忸怩,也不要神神秘秘,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特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2.适度交往。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当然,要做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也并不容易,建议你只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3.真实坦诚。这是指异性交往的态度问题,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诚朋友。 4.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异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距离控制在必要的分寸等,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5.尊重对方。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尊重对方,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的意愿,不可向对方提出无理要求,强迫对方服从你的意志,注意不要随意干扰别人的生活和学习。男同学有体质方面的优势,所以要特别注意学会尊重和爱护女同学,保护女同学。

6.学会自爱。交往时的男女同学都要学会自爱,爱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珍惜自己的人品和人格,并且懂得保护自己,要学会拒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懂得自爱,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友情,这一点是不可以忘记的。 7.青少年交往“三宜三不宜”

①宜泛不宜专 青少年中异性同学的广泛交往,对他们自身的学习、思想都有促进和帮助,也有利于情绪的振奋。而异性同学之间长期的专一交往,言谈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会由本来正常的同学交往发展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恋。广泛的异性交往则能避免双双陷入早恋的误区。

②宜短不宜长 青少年中两个异性同学的交往时间不宜过长。有的同学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形影不离,长此下去,从相聚到相恋就难以避免了。如果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注意接触时间短些,范围广些,从而可以了解各种禀赋、气质的异性同学,这会使人有更多的受益。

③宜疏不宜密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正常现象,但一定不要一门心思地

钻在里面。男女同学有性别之差,人的一些潜意识往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被发掘出来。过于频繁地与异性交往会唤起人的热情,激起人的冲动。所以男女同学的交往频率要低一些,这样有利于大家的健康成长。一句话,希望同学们能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字经”:多集体、少单独;广接触、短时间;多方式、浅交流;多留神、少应光(就是互相对视时间不要太长。)

六、结语。

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作为今天活动的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能理解诗中的深刻含意,这是《早开花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正在冬天里做梦, 一阵暖风把梦儿吹醒。 它误以为春天已经来临, 急匆匆把枝头点红。

是你根部积蓄了过多的养分, 还是失去理智过于冲动? 也许是你太羡慕春的美好, 竟忘记应遵循的时令…… 冻僵的花瓣伴着残梦, 瑟索地在寒风中飘零。 多么得不偿失啊—— 减了春的光彩, 毁了秋的收成! 附:

讨论话题参考资料

1、很多人认为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他们往往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诸如某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主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

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精力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也的确存在交往围堵。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只会读书考试,不善与人交往,尤其是不会与异性交往的学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很高,一些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2、中学生正常适度的异性交往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多益处。

⑴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两性关系充满好奇心,对异性会产生爱慕和憧憬,成人越压制就会越强化这种神秘感,结果会适得其反。如果学校和家长对有异性交往的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不是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耐心加以指导,以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逆反心理,学生会由公开交往转入地下活动,反而不利于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有一女孩回家路上与一同班男生偶遇,因同路就一起走了一段路,恰巧被女孩的父亲看见,回家后,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女孩。女孩性格内向倔强,最后竟真的和那个男生走到一起,两人偷偷谈起恋爱。同时异性关系自然,没有神秘感,可防止同学们从别的不正当渠道获取不科学甚至错误的性知识。

⑵男女中学生的正常交往有利于丰富同学们自身的情感体验。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上有男有女,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与同性和异性交往,那些只与同性同学交朋友的人往往缺乏健全的情感体验。只与异性或者只与同性交往的人往往会出现心理障碍。 ⑶男女中学生的正常交往可增强与异性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其成年之后的婚恋生活奠定良好基础。一清华大学的男生,高中时母亲禁止他与女生交往,整个高中时代他除了学习和与同性交往,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很少很少,和女孩一说话就脸红,结结巴巴,这更导致他害羞自卑,交往就更少。大学四年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毕业以后,妈妈着急了,四处给儿子介绍女朋友。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⑷男女中学生的正常交往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中往往努力表现人格中的优点,以取得对方欣赏、认同,又尽量隐藏性格中的弱点,或自动改善,有意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