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49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大事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919-1949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大事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298b5df121dd36a32d82ea

冬~翌年秋 解放军利用战斗间隙,从阶级教育入手,运用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等方法,普遍开展新式整军运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1948年)

3月23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部分人员在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与叶剑英、杨尚昆率领的中央后方委员会会合,经晋绥解放区前往晋察冀解放区。4月到达西柏坡村(毛泽东5月到达),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中央工作委员会和中央后方委员会即行撤销。 4月1日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代表人士热烈响应,通过各种渠道纷纷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

5月9日 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华北局(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组成华北人民政府。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董必武任主席。

6月 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翌年8月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8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首次城市工作会议。9月15日,张闻天完成《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其基本思想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吸收。 8月~翌年9月 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香港工委组织护送民主人士北上达20多次,沈钧儒、李济深、张澜、黄炎培、章伯钧等350多人,加上党内干部共1000多人,辗转到达北平,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提供了重要保证。

9月8~13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建设500万解放军,用五年左右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

9月12日~11月2日 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至11月,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310万人,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从此,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中国人民革命的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9月16~24日 华东野战军进行济南战役,全歼守敌10.4万余人,解放济南。

9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重要制度,要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

11月1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要求团和分区以上各部队番号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11月6日~翌年1月10日 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敌委员会,率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解放。

11月29日~翌年1月31日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1月10日组成总前敌委员会,林彪为书记)等率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以及华北、东北军区地方部队进行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其间,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共歼敌154万余人。至此,蒋介石赖以维护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解放军进抵长江,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12月30日 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本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党各级组织中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1949年)

1月15日 中共中央军委进一步作出关于全军组织编制、番号的决定: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为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本月,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直属解放军总部。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人民武装,相继整编为闽粤赣边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桂滇黔边纵队、闽浙赣边纵队等。其他游击队也陆续进行整编。至渡江战役前夕,南方游击部队包括长期坚持海南岛斗争的琼崖纵队发展到5万多人。

1月31日~2月7日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与抵达西柏坡的联共(布)代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举行多次会谈,阐明中国革命发展形势、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及内政外交政策,争取苏联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毛泽东在会

见米高扬时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另起炉灶”的方针,后又提出“一边倒”原则,由此奠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3月5~13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村召开。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确定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规定全国胜利后党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月23日 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陆续离开西柏坡及其附近村庄。25日全部迁至北平。

3~4月 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

4月1日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经过协商,中共代表团于15日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宣布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时间。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解放军遂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图谋破产。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0日夜至21日,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敌委员会(邓小平为书记)指挥的第二、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强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5月27日解放上海。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也于5月横渡长江,解放武汉三镇。随后,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东南、中南、西北、西南各省进军,至9月底解放大陆大部分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