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综合和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作业推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综合和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2cbcf9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9

《作业推荐》——第四单元综合与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liè) 丰硕(shuò) 携手(xié) 出类拔萃(cuì) A.卑劣....蓝(zhàn) 领域(yù) 诬蔑(miè) 自甘堕落(duò) B.湛....(xián) 蛮横(hèng) 狡辩(jiǎo) 彷徨失措(fáng) C.头衔....绕(yíng) 赋予(fù) 烦琐(suǒ) 一劳永逸(yì) D.萦....【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彷――páng,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怖 调零 署名 名人逸事 B.和蔼 襁褓 趋势 挑拨离间 C.挚爱 卑鄙 绚丽 豁然开朗 D.拙劣 枯燥 纳闷 阳奉阴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调零――凋零,故选A。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B.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C.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D.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句中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

B.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要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袖手旁观:意思是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使用正确。 B.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使用正确。

C.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含贬义,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D.周而复始: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使用正确。 故选C。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②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 ③这样世界上所有的门便都被你关上了。 ④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

⑤因为自卑,所以你会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因此你不敢去做。 ⑥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 A.④②⑤③①⑥ C.①⑥②⑤③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为总领句,。句用“但是”引出自己的观点——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阐明原因,。。说明自卑导致的严重后果。

点睛。给句子排序,应该注意汉语的语法和习惯用法,在一个相同主语的统领下,中间一般不会插入另一主语领起的话题。语言的表达,在相对独立的语境中,总是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展开,这样才能使语意明确,让读者清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做题的过程中,根据表述内容的不同,通常要考虑到如时间的先后、空间、逻辑等一些行文规律。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B.《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作者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

B.④②⑥①⑤③ D.①②⑤③④⑥

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D.顾拜旦是瑞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顾拜旦是瑞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文学常识表述有误。顾拜旦是法国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四个“演讲”语段,完成各题。

【甲】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闻一多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

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乙】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简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在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丙】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节选)

王选

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所以比尔·盖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叫“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

……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出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丁】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节选)

顾拜旦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二十周年。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责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同学们,学习了第四单元“活动·探究”课,班级拟开展一次“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请结合四篇演讲稿的选文,运用你学习到的“演讲知识”,参与下面的活动,为写好演讲稿,做做准备吧。 7. 活动一:让开头“抓听众”

写好演讲稿的开头,能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四篇演讲稿选段,开头各尽其妙,哪些“抓听众”的方法值得你借鉴?请简要概括。

8. 活动二:让演讲有“现场感”

为调动听众情绪,提高演讲效果,设置“现场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请就甲选文,谈谈这方面的艺术。 9. 活动三:让“金句”更闪亮

拟写演讲稿,选用恰当的修辞,锤炼闪亮的“金句”,能够增强演讲语言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丙选文划线句子,谈谈其“金句”的修辞魅力。

10. 活动四:让观点和思路有“辨识度”

写演讲稿,除了要观点明确,还要注意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提高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简析乙选文观点、思路的特点,依次完成下列表格横线处的填写。 段落 ① ② ③ ④⑤ ⑥⑦

;②交待演讲的缘起,比如乙选文,由“情系中华奖”谈起,自然亲【答案】7. ①使用问候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如丁选文)

切;③开门见山,直奔演讲主题,例如甲选文“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观点明确,感情强烈;④用名人名言,增强权威,吸引读者,如丙选文“比尔盖茨曾经讲过……”。

8.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直接对话“大家”,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极具现场感;②“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更是融入听众,同仇敌忾,台上台下合为一体。(能够结合词句,简析到位即可。)

9. 列举“名人”与“凡人”的不同,七个方面,对比丰富;“文物”“废物”、“错事”“轶事”等词句,文字“游戏”,运用巧妙;作者态度坦诚,言出由衷,幽默诙谐,饶有情趣,字字金光,句句闪亮,具有极高的演讲艺术。(能够根据语句特点,评析恰当即可。)

10. (1). ①教育问题 (2). ②格物致知 (3). ③但是 (4). ④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或: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实地实验。)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演讲的开头是为整个演讲创造一个适宜的气氛,为全篇演讲定下基调,或提纲挈领点明演讲的宗旨,自然引起下文。所以,出色的演讲者,总是以他特有的风度,洪亮的声音,新奇的内容,精妙的语言,或者其它的方式,一开头就力图控制全场,抓住所有听众的心。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①开门见山,提示主题。这种开头是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例如甲选文开篇,开门见山,别致新奇。既然是悼词,一般来说,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但闻先生却别出心裁,一反常规,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先声夺人,直趋主题。“这几天,大家都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演讲者一开始便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最卑劣最无耻”、“失掉良心的中国人”、“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是表现演讲者当时义愤填膺的愤怒,表明了立场和所持的态度,是支持革命的。②用几句诚恳的话同听众建立个人间的关系,获得听众的好感和信任。如,选文丁,使用问候语,和听众的心挨得近些,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扣动其心弦,使其感到演讲者可亲,可敬、可爱。 【8题详解】

演讲稿中如果有意识地插入一些现场互动的内容,如询问、征求意见、即时调查等,则可能更能激发听众的热情。《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面对众多的现场听众,“这几天,大家晓得”直接和听众对话,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听众。“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表现演讲者当时义愤填膺的愤怒,表明了立场和所持的态度,是支持革命的。得到听众的认可,所以听众鼓掌表示同意闻一多的看法。互动及时,感染听众,台上台下合为一体。

观点、思路、逻辑 开场白,从获奖自然而然地转入________。 承接“传统教育”,引出“________”话题,赋予它新的意义:探察、实验。 “______”一词转折,以便下文引出王阳明的反面例子。 举出王阳明的例子,说明不是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从现代的观念,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