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经济管理(技术装备)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经济管理(技术装备)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4f66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0

清洗用油参数指标 类 别 日常维修 例保 二保 项保 大修 指标 KG/F 0.5 0.2 0.4 0.6 0.8 21. 设备的备件、附件管理

21.1 设备科组织好维修用备品、配件的生产,供应和保管工作,编制备件储备定额建立备件储备卡,要处理积压,加速资金周转,保证经济合理储备。 维修用备品、配件原则上采用主机公司配套产品,特殊的备品、配件经设备科科长签字后由采购员进行采购。

21.2 备件的储备原则:

21.2.1 使用期限不超过设备修理间隔期的全部易损零件。

21.2.2 使用期限大于设备修理间隔期,但同类型设备拥有量较多的零件。

21.2.3 生产周期长的大型、复杂的铸、锻零件。如带花键的齿轮。 21.2.4 需外公司协作制造的零件和需外购的标准件。三角带、链条、滚动轴承、电气元件及向外订货的配件,成品件等。

21.2.5 重点、专用、动力设备和关键数控设备的重要配件应采取比价采购、合理储备、确保生产。

21.2.6 多次故障证实易于损坏的各种铸锻件。

21.2.7 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摩擦片、滑动轴承、传动销等。

21.2.8 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介质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如热处理用底板、炉罐等。

21.2.9 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和生产上的关键(重点)设备,应储备更充分得易损件或成套件。

21.3 备件范围

21.3.1 所有维修用的配套产品。如滚动轴承、皮带、链条、继电器、低压电气开关、热元件、皮碗、油封等。

21.3.2 设备结构中传递主要负荷,且负荷较重结构又薄弱的零件。 21.3.4 特殊稀有设备的一切更换件。

21.3.5 因设备结构不良而容易产生不正常损坏或经常发生事故的零件。

21.3.6 设备或备件本身因受热、受压、受冲击、受磨损、受反复载荷而易损坏的一切零部件。

21.4 备件管理:

21.4.1 备件图册是备件管理工作的基础,应注意收集和积累并积极采用电子图表方式以便维修人员查阅。

21.4.2 备件技术员根据备件使用期限制定储备定额,库内应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到最低储备量时,应及时提出订货和制造。

21.4.3 备件库应建立帐、卡、分类存放,妥善保管,帐物相符,定期保养,严防腐蚀及变形。

21.4.4 备件储备的经济指标,备件资金总额按设备原值的2---3%统筹,储备资金周转期为1.5---2.5年。

21.5 供应分工:

21.5.1 机械、电气备品、备件外购部分由设备科负责采购供应 ,自制部分由设备 科按月下计划生产,由机修车间承担,凭完工单入库。临时急件优先安排生产。

21.5.2 轴承、橡胶制品由设备科负责采购供应。

21.5.3 液压元件、标准件,由设备科统一管理供应,并按年、季报需要计划,委托供应科订货。

21.5.4 运输设备备件、外购部分由运输科负责采购供应,自制部分提报设备科订货或安排计划生产。

21.5.5 标准设备的备件或大型重要的铸、锻件和胶带、工业链条等,凡属国家统一分配订货的由设备科提出计划,委托供应科统一订货。

21.6 备件计划

21.6.1 凡有储备定额的备件,均有备件库根据最低储备量提出缺件清单报备件技术人员编制计划后统一安排,组织制造或采购。

21.6.2 无储备定额的零部件,应有大修技术人员给予检测后,编制更换件清单交设备科安排生产或外购。

21.6.3 机修车间的备件制造计划,应作为生产任务指标之一进行考核。

21.6.4 车间维修所需备件,需经备件技术人员审核后,填写设备配件、材料申购单,并经设备科长审核后给予安排实施。

21.6.5 设备事故造成的维修急件,由设备部门分析事故后,优先提供。

21.7 备件入库

21.7.1 在申请计划内和订购新设备带来的备件方能入库,其他物资一律不得入库。

21.7.2 备件入库必须由交库人填写“备件入库单”,经检验科验收合格后给予入库,入库备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

21.7.3 备件入库后应进行微机登记入帐、涂油、除锈、挂上标签,并按设备型号或备件形状分类存放。

21.8 备件的保管

21.8.1 入库的备简要保存好、维护好,不丢失,不损失,不变形,定期检查涂油。

21.8.2 备件数量应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两齐”(库容整齐、码放整齐)、“三一致”(帐、物、卡一致)、“四定位”(区、架、层、号定位)、“五五”码放(一五一十的码放整齐)。

21.8.3 备件应建立分类明细表台帐,凭入库单、领料单、退库单、销售单、报废单登帐,做到日清月结,季报,年终盘点,帐、物、卡一致。

21.8.4 关键、精密备件应采取特殊措施保养和保管。 21.8.5 备件库必须具有防火、防盗措施。 21.9 备件的发放

21.9.1 对不同的备件,要有相应的领用办法和审批手续。 21.9.2 备件发出后要及时登记和销帐。

21.9.3 对有回收和利用价值的备件,要以旧换新。

21.9.4 领出备件因某种原因需退库时,应填写退库单,保管员认真

检查,如不是原物,无合格证或已使用过,应拒绝退库。

21.10 备件的处理

21.10.1 设备外调、报废、改造后,如本企业已无此型号设备,无用的备件要及时处理销帐。

21.10.2 备件因图纸错误、工艺不当、保管不良等原因不能使用时,由备件技术人员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后,报有关部门或领导批准报废。

22.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22.1 设备技术资料室对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修理手册、原图、底图、精度检验标准等)按机型分类,建立账卡。设备图纸资料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之完整、准确、及时地为维修服务。

22.2 设备说明书:包括传动系统图、润滑系统图、电气系统图。 22.3 设备单台档案:包括设备装箱单、安装记录、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 、精度验收单、固定资产拨交单、精度普查记录,大修理移交单、一、二级保养验收单、设备事故报告单、开动台时记录、大修理更换件明细表、封存、启封及变更记录等。

22.4 备件图册:应能满足设备修理需要。

22.5精度检验标准:设备大、项修精度检验由技术组主修技术员在修前准备中根据使用条件,技术状况,服役年限,参照省厅《机械设备精度QG/AC标准》提出各项精度修复技术等级及验收标准。检查科根据技术验收标准逐项验收。

22.6 传导线路图:包括供电系统图、电缆走向坐标图、变、配电布置平面图,蒸汽管路图、压缩空气管路图、上、下水管线路图、乙炔管路图等。

22.7 底图、兰图:国产设备可向制造公司索取图纸。 22.8 图册资料的积累:

设备维修时应积极组织力量测绘。进口设备积累资料更为重要。自制设备在移交时必须将全部资料、图纸归档到设备科。

22.9 设备技术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和要求:随机技术文件开箱验收移交后,随即归档;安装、大修、保养、改造等形成的文件材料,每项工作结束后,随即整理归档;综合性的技术文件,年终整理归档。

22.10 建立独立的技术档案,做到“八防”(防火、防晒、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盗、防霉)。保证库房整齐、清洁、美观、安全。

23. 设备的分级管理

23.1 设备分级是公司根据自己生产性质和要求,确定出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设备,实行重点管理和维修重点设备。使公司内有限的维修力量与维修费用有重点的,对一部分设备实行预防维修。

23.2 重点设备随着生产任务的变更,产品工艺的特殊要求,设备性能、精度、发生故障的频度等条件变化,以及设备的更新改造而相应的变化。

23.3 设备等级分为Ⅰ、Ⅱ、Ⅲ、Ⅳ级。

Ⅰ级(重点设备)占主要生产设备10%左右。部管为Ⅰ级、厅管为Ⅰ、Ⅱ级。Ⅱ级应占多数,Ⅲ级占10-12%其余为Ⅳ级。

23.4 对Ⅰ级设备实行计划修理定期精度检查和调整以及日点检,优先安排维修和技术改造,实行三级保养。

Ⅱ级设备实行定期定检。定期检查和精度调整。

Ⅲ级设备开展三级保养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事后维修。 Ⅳ级设备: 不考核完好率,必须符合”四项要求”,全部实行事后维修。

24. 设备的经济管理

24.1 开展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检查评比,是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的重要措施,实行经济管理是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

24.2 设备科对设备使用各单位进行周查、月评、年总结。全公司拿出奖金评分总数10%为设备考核分,设备科根据各车间对设备使用维护情况以及设备完好,故障事故二级保养和设备科布置各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公司评分计奖范围。

24.3 设备科对执行设备维护,使用好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年终对保养好的设备评出”红旗设备”以资奖励。对于使用不当,维护不良,不按期检查设备,发生严重机损的个人机台、班组、车间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以至纪律处分。

24.4 设备维修定额: 24.4.1工时定额:

工时定额是核定和配置维修能力,编制维修计划,开展劳动竞赛和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依据,工时定额管理是设备维修经济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24.4.1.1钳工工时定额是指修理钳工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每一个复杂系数所需的工时,包括刮研在内。如承修设备原制造低劣或使用期限超过20 年的设备。 钳工工时可加10%以下;由于产品需要必须提高承修设备的原有精度和技术性能时应按工作量另加工时。

24.4.1.2.机加工工时定额是指设备在修理中每个复杂系数制造配件和修复零件的机加工工时,不包括外购或备品库领用的备品配件的制造工时。

24.4.1.3.电工工时定额是指承修设备附属电气部分每个复杂系数的电工修理工时、电工工时定额乘以附属电气的复杂系数即得出电工总工时。

24.4.1.4.其他工时定额是指设备修理中除上述以外的其他修理工时,如补焊、冷作、焊接等工时。

24.4.2修理停歇时间定额:

修理停歇时间是指一个复杂系数的停歇时间。

24.4.2.1.修理停歇时间是指一台设备修理时停歇工作日(昼夜),不考虑生产班次、节假日不包括在内。

24.4.2.2.停歇时间的计算是自设备停机交付修理时起至修后安装、试车验收合格为止,在大修保修期内(大修三个月、项修一个月),因修理质量问题需返修。其修理时间仍应算停歇时间。

24.4.2.3.在大修中同时进行设备改装时,其停歇天数应另行增加。 24.4.2.4.设备附属电气随主机大修,不另给停歇时间。

24.4.2.5.生产上的关键设备不允许过长的停歇修理,机修车间应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