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如何?你认为如何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举例说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如何?你认为如何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4f8311ddccda38376bafdb

举例说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如何?你认为如何提

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姓 名:鲍

学 号:

学 院:

完成日期:

**

2015年1月7日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中的子概念,最早提出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介绍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其在地位,同时从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探讨了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尤其是现状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最后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了大胆的展望。

关键词:文化 软实力

现状 改进措施

展望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提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 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当今世界,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早已不再限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是越来越多地偏向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早已不再仅仅取决于它的硬实力,同样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而可以称为软实力灵魂的文化软实力也早已成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年前,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首尔。如今,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在126个国家和地区遍地开花。 199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计划单上首次出现“中国新年音乐会”字样。如今,在这座以举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闻名世界的音乐厅里,每年春节期间上演“中国新年音乐会”已成常态…… 这些只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点点滴滴,更是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气派的次次彰显。

回首逝去的2014年,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更加深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更加紧密;中国文化正以更加丰富、多样和自信的面貌,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汉语热及中国研究热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去年9月27日全球迎来首个“孔子学院日”,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轮

番上演:歌舞表演、汉语演示、书法展、服装秀、文化专题讲座……全世界的中国文化“粉丝”们享用了丰盛的“中国文化大餐”。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

6月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作为中国首例跨国申遗的典范,这不仅显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世界价值,更体现出中国文化包容、开放、合作的精神。

7月,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史密森民俗节。这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民俗艺术交流活动,吸引约百万美国民众和世界各地游客,不仅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

8月,为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在美国举行的“双甲之约”巡演,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的戏剧评论甚至称,“百老汇很少有音乐剧能够胜过京剧《廉锦枫》的开场表演”。 在肯定我国文化软实力快速提升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国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不足。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民族文化资源方面,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极为丰富;现代文化资源方面,在20世纪,中国在政治上经历了帝制、总统制、共和制,在经济上发生了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文化上则是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流派异彩纷呈。但是这些丰富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