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97f5ea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f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论。

2.词句段运用

(1)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2)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

2.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讨论交流

1.谈话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威尼斯的小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3.体会《牧场之国》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文《牧场之国》,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小组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宁静和悠闲,也描写了人们给奶牛挤奶、满载牛奶的车船不停地开往城市的繁忙,把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教师小结: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方法。

板块二 语言运用,训练表达

1.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2

?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两段话是如何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第一段话是《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的句子,通过描写半夜戏院散场后瞬间的喧哗来体现威尼斯的动态美。第二段话是《牧场之国》一文中的句子,通过描写晚上荷兰牧场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体现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美。

2.在这三种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①放学后的校园 ②群鸟飞过的湖面 ③火车进站之后

(1)这三种情景中,该怎样写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呢?(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小结: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先描写出学生放学时喧闹的情景表现出校园的动态美,再描写出放学后校园的安静来表现校园的静态美。第二种情景“群鸟飞过的湖面”,先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时,水面上的各种变化来表现出湖面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来表现湖面的静态美。第三种情景“火车进站之后”,先描写出火车进站后,人们嘈杂的喧闹声来表现火车站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火车站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表现火车站的静态美。

(3)小组讨论交流: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的动、静之美怎样写?(学生自由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出示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整个校园仿佛也被这铃声所唤醒,校园变得喧闹起来,快乐与轻松充满了每个角落。噼里啪啦的收拾书本声,为了庆祝放学的欢呼声,同学之间的招呼声,又结束了一天的学业的如释重负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部放学交响乐。默默地,校园在夕阳红色的余晖中吐出最后一群归去的孩子们的喧哗,热闹了一天的校园终于宁静下来。寂静的校园被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包围着,那是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儿的绿色和夕阳的红色渐渐变暗、变淡,向无言袭来的暮色过渡着,整个校园和着暮色也渐渐地入睡了。

3.请同学们按照描写第一种情景的方法,描写出其他两种情景。(学生独立在语文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4.四人小组内交换读一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修改建议。

3

5.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6.全班交流汇报。(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板块三 语言运用,体会表达

1.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件出示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说一说这句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这是《金字塔夕照》中的一句话,描写了埃及金字塔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发光之美,作者穆青只描写了一种金色就表达出对埃及金字塔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这是季羡林写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一段话。 课件出示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这是《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一段话,描写了印度的泰姬陵纯白的奇迹之美,作者季羡林只描写了一种纯白色就表达出对印度泰姬陵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这是朱自清写的《绿》中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绿》中的一段话: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这是《绿》中的一段话,描写了温州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的特点。作者朱自清只描写了一种奇异的绿色,运用对比衬托法就表达出对温州梅雨潭的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