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政党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bb7f5990b4e767f5bcfce8f

3、矛盾对抗。政治斗争各方面的根本利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往往是对立的或对抗的,因而政治斗争在许多场合下表现为不可调和性,政治斗争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手段非常残酷。 三、政治斗争的类型和手段 (一)政治斗争类型 国内政治斗争 国际政治斗争。 (二)政治斗争的手段 ? 1、和平手段

? 从国内政治斗争来看

? 有比较激烈的政治斗争手段,如和平示威、游行、罢工罢市、静坐绝食等;

? 另一类是一般的政治斗争手段,如参加竞选、议会内党团之间的斗争、不流血的宫廷政变、非暴力的改良运动等。 ? 从国际政治斗争来看,

? 有外交谈判,签订国际条约,建立国际联盟,利用经济文化手段影响他国政治斗争,利用国际组织宣传自己的观点争取国际支持等。

? 典型事例是现代史上印度的甘地。美国在五六十年代以非暴力方式反对种族歧视是一支很有影响的力量,代表人物是美国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 ? 2、暴力手段

? 即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政治斗争方式。 ? 从国内的政治斗争来看,如革命武装起义。国内战争、流血的军事政变等。

? 从国际政治斗争来看,相邻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地区局部战争、世界大战等。

? 暴力手段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有着重要意义,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总是会遭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甚至连合法的斗争也是不允许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并不绝对排除使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但对此也决不抱任何幻想。运用革命暴力摧毁反革命暴力,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乃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证明的一条真理。 3、合法手段

? 从国内政治斗争来说,就是政治斗争主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开展的各种斗争方式。如议会内的辩论、弹劾、质询、表决各种议案,依照选举法所进行的各种竞选活动,法律允许的各种罢工、游行示威活动等。

? 从国际政治斗争来说,就是政治斗争主体依照国际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所展开的各种国际政治斗争形式。 4、非法手段

? 从国内政治斗争来看,是指政治斗争主体违背国家法律规定所进行的各种政治斗争方式。如宫廷政变,未经国家法定机关允许的各种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暗杀、破坏、制造动乱的各种暴力恐怖活动等。

? 从国际政治斗争来看,是指政治斗争主体违反国际法、国际条约的规定或国际惯例所进行的各种国际间的政治斗争,如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武装侵略别国领土,发动国际战争等。这些违反国际法的做法,会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有些行为还会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

? 第三节 政治统治 ? 一、政治统治的涵义

1、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对全社会所进行的强力支配和控制活动。

2、政治统治的本质 国家的政治统治实质上就是阶级统治行为,但不是统治阶级的一般行为,而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最高行为。 统治行为的内容集中表现在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3、政治统治的特征

(1)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2)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3)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4)以控制、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限度 (5)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 统治秩序的确立 1、统治秩序

统治秩序是社会各阶级经过特殊斗争和较量之后形成的,是取得胜利的阶级强加于整个社会的统治行为。 (1)暴力后盾 (2)制度建设 (3)法律建构 (4)实现法治

2、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

政治统治合法化,就是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也就是统治阶级极力把统治权力渲染成全社会成员的意志体现从而为自己树立权

威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实现: (1)通过庞大的权力机器给人以直接的心理威慑;

(2)通过制度化的机制与社会成员加强联系,以使获得程序化的权威;

(3)是通过宣传教化以获得信仰方面的权威。 四、政治统治的基础 1、政治权力(暴力)基础

【1】政治权力是政治统治的前提

【2】政治权力的强弱决定着政治统治的强弱 2、社会管理基础

【1】履行社会管理是政治统治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 【2】履行社会管理还是增强政治统治力量的根本途径。 3、社会心理基础

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指的是政治统治获取人们认可的程度,也就是政治合法性。 三、 政治统治的类型

1、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政治统治 (1)克里斯马型统治 (2)传统型统治 (3)法理型统治

2、以阶级为基础的政治统治

(1)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社会主义社会以外的阶级社会) (2)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社会主义社会) 六、政治统治的作用

1)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 (2)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3)保持和维护既有的政治关系的存续 (4)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5)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6)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七、政治统治的规律与政治统治的失败 1、政治统治的一般规律:

(1)政治统治的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

(2)成熟的政治统治越来越表现出维护社会公正的一面。 2、政治统治失败的原因: (1)民生问题

(2)民主问题 / 合法性问题 第四节 政治管理

一、政治管理的涵义 1、政治管理的定义

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活动。

2、政治管理的特征政治管理的行为性质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行为,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约束。 (1)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 (2)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 (3)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 (4)政治管理具有服务性

(5)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二、政治管理的类型 1、传统政治管理

是以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与农业社会利益结构和社会事务相对简单相适应,传统政治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①管理主体具有单一性,只限于国家政权机关;

②管理具有鲜明的“人治”色彩(政治权力运作具有高度集中性和主观随意性)

③管理功能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④管理方法、方式的简单性和落后性;(基本上以实行行政强制和思想教化为主要管理方法,以经验决策为主要决策方式) 2、现代政治管理

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整个社会联为一体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和统一性,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与之相适应,现代政治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①管理主体的复杂性。

②管理具有明显的“法治”色彩。(政治权力划分及运作的规范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管理功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④管理方法和方式的多样性和科学性;(主张不同事务采用不尽相同的管理方法,要运用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并按一定程序进行科学决策。)

三、政治管理的方式

? 1、政治领导,即政府、政党、政治集团及其政治领袖等政治管理主体运用政治权力或权威,通过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力,确立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目的、原则和方向。政治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在实施政治领导的过程中,政治领袖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