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复习要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纺纱学复习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15f16f011ca300a6c3902a

Chapter1 配棉

1.配棉定义:棉纺厂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 2.配棉意义(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多唛混纺,混和批量大,混和棉的性能差异也较单一品种间的原棉性能差异为小,因而采用混和棉纺纱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确保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

3.原棉主要性能(长度、短绒、细度等)与成纱强力、条干间关系。

其它条件同时因锯齿棉短纤维少,当轧工良好时,成纱强力比皮辊棉为高;皮辊棉轧工好,成纱棉结少;

轧棉过程中产生的短绒、黄根等疵点,对成纱棉结不利;

短纤维多,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不易控制,成纱条干差。短纤维越短,成纱条干越差;

线密度细而柔软的原棉,手感好、富有弹性、色泽柔和,成纱后纤维间抱合良好,强力较高;

纤维细、细度不匀率低,纱线截面中纤维根数多,分布均匀,成纱条干均匀等。

4.分类定义(把适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及分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纱特和品种、原棉资源和季节变化、加工机台机械性能、配棉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

5.排队定义(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及排队时应考虑问题(严格控制队与队之间、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及接批前后的混合棉的平均质量的差异,各队原棉的地区差异要小;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率;勤调少调;逐步抽调、部分成分提前接批;排队时避免有两个批号在同一天内接替。)

6.回花、再用棉和下脚的定义及如何使用

回花指的是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回卷、回条回用、粗纱头机处理皮辊花处理。

再用棉指的是统破籽、斩刀花、抄针花、精梳棉。破籽机处理纤维杂质分离机处理、精梳落棉机直接回用。

下脚指的是破籽、地弄花、车肚花、绒板花、油花、回丝。破籽用破籽机处理、车肚花等用破籽机活纤维杂质分离机处理。

7、化纤选配长细度经验公式;化纤选配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化纤品种、合理选择混纺比)。

L=230Tt(式中:L为纤维长度mm,Tt为纤维线密度tex)

选择合适的化纤品种:化纤品种的选择对混纺产品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质量要求及化纤纤维的加工性能选用不同的品种。

合理选用混纺比:根据产品用途和质量要求确定 根据化纤纤维强伸度确定混纺比

8、混和体各项指标的计算(混纺比是干重之比)

(成纱混纺比之和为1 投料比之和为1)

Q

(Q1 Q2分别为单独纺纱时的制成率)

(K1″K2″为湿重投料比 W1 W2 为各自回潮率)

g1 g2 分别是混条的干重定量,n1 n2分别为混入条子根数 y为A种混条的干重比 开清棉工序

1、任务及开清棉联合机机械分类及作用。 任务:

开松:将紧棉块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为混和和除杂创造条件。 除杂: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尘杂、疵点及部分短绒。

混和:按配棉成分,将不同性状的原棉、化纤进行充分混和,以保证成纱质量的均匀一致和染色的均匀

均匀成卷:制成一定长度、一定重量和均匀度良好的棉卷或化纤卷,以便满足搬运和下道工序继续加工的需要。

机械分类及作用

1、抓抓棉机械:具有开松、喂给和初步混和作用。

2、混棉机械:主要作用是充分混和。如多仓混棉机、自动混棉机。另有扯松、除杂作用

3、开棉除杂机械:采用打手对原料进一步开松和除杂。 4、给棉机械:均匀给棉为主并有一定扯松、混和作用。

5、清棉、成卷机械:采用打手机件和均匀机构对原料进行较细致开松和除杂,并制成均匀棉卷 或输出均匀棉流的一种机械。具有开松、除杂、均匀作用。

2、抓棉打手刀片齿数稀密配置(由内到外逐渐变密)及其目的。 ? 总刀尖数相对较多,每刀抓取的棉块重量小。

? 稀密配置的锯齿密度可减少抓棉时里外圈棉块的开松差异,从而提高开松的均匀性。

3、抓棉机主要工艺参数(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和运行速度、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抓棉打手速度)对开松度、抓棉机产量的影响。

? 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大,刀片插入棉层深,抓取棉块平均重量大,开松作用差,且刀片易受损伤。反之,抓取棉块的平均重量轻,开松效果好。因此在不影响抓棉的情况下,该距离以偏小为宜,一般为1~6mm。 ? 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和运行速度

小车每一行程或每一回转后,小车下降的高度影响打手刀片插入棉层的深度 ? 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的影响: 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大时:

? 刀片插入棉层深,抓棉量大,产量高,但开松作用差。 ? 刀片插入深度过大时,刀片抓棉阻力过大,易受损坏。

? 小车运转效率(在测定时间内小车的运转时间占测定时间内成卷机生产时间的百分率)降低。

因此,产量满足时宜尽量减小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有利于开松。 ? 小车运行速度的影响

? 速度快,小车的下降次数增加,抓棉机产量高,开松效果差。

速度快,一定时间内输出不同成分的原料增多,对混和有利。 ? 速度快,小车运转效率高,有利于开松和混和。 ? 抓棉打手速度Nb

因M= 抓棉机总产量/打手总刀数×打手速度 Nb

Nb快,单位时间内打击原棉次数多,若每刀抓取一个棉块,M自然小些,开松度就好,但小车震动大,对打手的动平衡要求高。

4、影响抓棉机混和作用因素。 小车运行速度和运转效率

? 小车运行速度快,一定时间间隔内抓取混和棉的棉包数多,有利于混和。 ? 小车运转效率高, 有利于提高开松混和效果。

(提高小车运转效率的措施:勤抓少抓。勤:小车运行速度、打手速度快点;少:每次抓取量少点。一般抓棉小车的运转效率以不低于80%为宜。)

5、各种典型混棉机的主要混棉机理(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 横铺直取、夹层混和 另一种是翻滚混合。

6、影响自动混棉机混和作用、扯松作用、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混合作用:

? 摆斗摆动快,输棉帘线速度慢,则棉堆包含的层数多,混和作用好。 ? 抓棉小车回转(直行)速度快,单位时间抓取不同成分愈多,则棉堆每层包含的原料成分愈多,混和作用愈好。

?

混棉比斜板的倾角:过大棉箱中的存棉量减少,不利于混和。混棉比斜板的

作用是保证多种成分组成的棉堆不被破坏,便于角钉帘抓取全部成分。当输棉帘的速度加快时,应使混棉比斜板的倾角增大。

扯松作用: (1) 角钉规格

1角针粗细和密度:被加工的棉块大,角钉应粗、密度要稀,如果密度密,则棉块易浮于钉面影响抓取。但密度过稀,会减弱扯松作用。

2角钉倾角:影响抓取效率。角钉倾角小,有利于扯松且能减少角钉的损伤。

3靠近抓棉机的棉箱如自动混棉机加工的棉块大,而靠近清棉机的棉箱加工的棉块较小,因此角钉密度应该逐渐加密,角钉倾角也应逐渐减小。 (2)隔距

主要是均棉罗拉~角钉帘间的隔距和压棉帘~角钉帘间的隔距。它们的隔距小,角钉刺于棉块深,开松效果好,且过大的棉块不易通过,有利于出棉均匀稳定,但隔距过小使产量降低。 (3)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