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210771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d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E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F是单质。将A高温煅烧,得到B与D,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C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写出一条)_____; (3)D+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的类型为_____;

(4)正是因为大气中有D等气体的存在所引起的_____,使得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15℃。

【答案】CaO 改良酸性土壤 CO2+C【解析】 【分析】

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B为氧化物,所以B是氧化钙,将碳酸钙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钙与D,所以D是二氧化碳,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E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F是单质,所以F是碳,E是一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B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氢氧化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

(3)D+F→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

高温2CO 化合反应 温室效应。

高温2C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正是因为大气中有D等气体的存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15℃。

2.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 Ba(OH)2 BaCl2?H2SO4?BaSO4↓?2HCl

Na2CO3+Ba(OH)2BaCO3↓+2NaOH(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酸和碱反应生

成盐和水 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根据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详解】

(1)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判断,生成硫酸钡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故酸是硫酸

H2SO4,碱是氢氧化钡Ba(OH)2;

(2)硫酸和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只要是可溶性的钡盐就可以如硫酸和

氯化钡或者硝酸钡等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或者硝酸;

(3)氢氧化钡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只要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就可以如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溶性碳酸盐和可溶性钡盐可以生成碳酸钡。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4).

Na2CO3+Ba(OH)2=BaCO3↓+2NaOH

(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可从酸碱盐反应的特点得出结论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操作①是___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

(4)上述实验 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答案】过滤 CuSO4 2NaOH+ MgCl2== Mg(OH)2↓+2NaCl 不能 【解析】 【详解】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固体粉末溶解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没有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镁,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但由于氯化镁中有氯离子,因此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氯化钠。故:

操作①是过滤,目的是将沉淀与溶液分离;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硫酸铜;

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 MgCl2== Mg(OH)2↓+2NaCl; 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4.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K、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含有的成分在农业上可作为肥料使用,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J是紫红色固体;D中只含两种元素且质量之比为7:3,C、G均只含两种元素且元素种类相同;E、H、I均为气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_____。

(2)写出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u 2H2O2【解析】 【分析】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K、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含有的成分在农业上可作为肥料使用,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所以B是碳酸钾,A会与碳酸钾反应,所以A是硫酸,J是紫红色固体,F、I都会转化成J,所以J是铜,D中只含两种元素且质量之比为7:3,C、G均只含两种元素且元素种类相同,E、H、I均为气体,碳酸钾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F反应,二氧化碳转化成的I也会生成铜,所以F是碳,I是一氧化碳,H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H是氧气,D会与硫酸反应,所以D是氧化铁,G会生成氧气和C,氧化铁会生成C,所以G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J是:Cu;

(2)G→H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 H2SO4+K2CO3=K2SO4+H2O+CO2↑ C+CO2

高温2CO

MnO22H2O+O2↑;

(3)A与B的反应是硫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SO4+K2CO3=K2SO4+H2O+CO2↑;

(4)E与F的反应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CO2

高温2CO。

故答案为(1)Cu;(2)2H2O2

高温MnO22H2O+O2↑;(3)H2SO4+K2CO3=K2SO4+H2O+CO2↑;

(4)C+CO2【点睛】

2CO。

该题为图形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找到题中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B中含有的成分在农业上可作为肥料使用,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推知B为碳酸钾,由碳酸钾,题干文字,图形再推其他物质。

5.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