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30955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5

A. B. C. D.

年 年

【答案】BC 【解析】

A、B、金星与太阳的最大视角出现的情况是地球上的人的视线看金星时,视线与金星的轨道相切,如图所示.θ为最大视角,由图可知

根据题意,最大正弦值为k,则有: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联立以上几式得:

解得:年,A错误;B正确;

C、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误; 故选BC。

,,,解得, C正确;D错

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圆环,有两个可 视为点电荷的相同的带负电的小球A和B套在圆环上,其中小球A可沿圆环无摩擦的滑动,小球B固定在圆环上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现将小球A从水平位置的左端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从释放到运动到圆环最低点Q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保持不变 B. 小球A可以恰好运动到圆环的水平直径右端P点 C. 小球A运动到圆环最低点Q的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 小球到达圆环最低点Q时的速度大小为【答案】D 【解析】

【详解】开始时小球A与B之间的距离小于环的直径,而小球A与B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环的直径;由于两个小球都带负电,所以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库仑力做正功,二者的电势能减小;当二者之间的距离减小时,电场力做负功,二者的电势能增大,即小球A从释放到运动到圆环最低点Q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小球A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电场力以及环对A的支持力,由于环对A的支持力始终与运动的轨迹垂直,所以不做功,则小球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与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因小球在AP两点的电势能不同,所以小球A不可能恰好运动到圆环的水平直径右端P点,故B错误;小球A从释放到运动到过B点直径的下端点时,电场力和重力都做正功,则圆环的动能增大,速率增大;当圆环从该点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Q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但因不能比较电场力做的负功与重力做的正功之间的大小关系,则合力功不能确定,即圆环的动能不一定

减小,即速率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由图可知A与Q相对于过OB的直径是对称的,所以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与在Q点的电势能是相等的,小球从 A到Q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则:mv2=mgR,可得:

.故D正确;故选D。

8.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第一、 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P(-L,0))、Q(0,-L)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现有一电子从P点沿PQ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

A. 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经原点O第一次射出磁场分界线, 则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L B. 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一定为2πL C. 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则电子在Q点速度方向与y轴正向的夹角一定为45° D. 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可能为πL,也可能为2πL 【答案】AD 【解析】

【详解】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经原点O第一次射出磁场分界线,则有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Lsin450=L,选项A正确; 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运动轨迹可能如图所示,

或者是:

因此则微粒运动的路程可能为πL,也可能为2πL,电子在Q点速度方向与y轴正向的夹角可能为45°或者是135,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

【点睛】查根据运动半径来确定运动轨迹,从而确定运动的路程,掌握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的区别,注意运用几何关系正确画出运动轨迹图是解题的关键. 9.某同学利用钢球的平抛运动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1)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前应先将卡口合拢,检查游标尺和主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用已检查好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d时,读数如图乙所示,d=__________mm。

0

(2)如图丙所示,将光电门固定在桌子边缘,测量桌面离地高度H,钢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抛出后落地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x。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