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332a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1

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 吴菲

分给我的题目是讲“人物采访”,而我能讲的仅是一点做访谈版的个人感受,不知道能不能对大家有比较实际的帮助。

我一直觉得做我那个版,技术上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先准备资料,确定访谈对象,想办法找到他,说服他接受采访,然后去跟他坐下来谈,谈完了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最后形成一篇文章。但是里边有几个环节我觉得挺好的,就是说,从中你可以在工作的同时,自己获得一些享受。

(一),看资料是很艰苦但却充满意外收获的过程

找资料我是用那种极笨的方法──到电脑上去搜索,而且搜索出来多少我就看多少,有时候出来会是几千条。我是一个使“拙”劲儿的人,我担心要是没看完,可能就会错过了有用的信息。就这么看,然后觉得有用的就down 下来,经常有的时候,相关一个选题、一个人我会看到十几万字的资料。这是网上下来的东西。

然后如果他是一个作家,我找得到的他的作品我都要看,如果他是一个导演,他的电影我一定要尽量能看多全就看全。这样做的目的是,它能让我找到一个比较踏实的状态,这样我去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我可以不怵他,就是他说到什么我都知道,而且我会让他知道:“你的东西我了解得很透彻,你甭想糊弄我”。

这个过程会非常地累,但是从中你会发现很有收获。很多东西你平时是不会关心的,比如民营企业,平时我不可能主动去找一本这方面的书来看,我可能一个字也看不下去。但是我要采访史玉柱我就必须去看。这样一来,等做完这个选题,以后再看到相关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对它不陌生了。这是让我特别满足的一个东西,你不仅完成了工作,它让你拿到这份薪水,同时你自己也丰富了,我觉得这该算一种挺赚便宜的状态。

又比如我曾经想采访李银河,起因是“王小波5周年祭”。然后我就开始用我那种方式看她的资料,看下来的结果是,我发现我是接受了一次关于中国同性恋社会状态的补习。这些东西是平时你不会去主动了解的,你可能也没有这种机会。但是在准备采访的过程中你会高效率地吸收很多东西,包括更深的理性层面的东西,比如怎么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怎么认识这个社会,它们对于你的意义远远超出仅仅完成一个选题的层面。

这就给我一个体会,咱们这份工作,它其实给予了我们很多的东西。你要尽量不把它看得太窄,你不要觉得“这是我这一周的一个任务”,我可能还不喜欢这个选题。就算是这样,我一向主张,有些东西可能是不可改变,但是态度总可以选择。你不必把自己置于一种很无奈、被迫害的状态,觉得是在做没有办法的事,只想赶快把它应付过去。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是可以有所得的,你也可以很享受。

(二)给采访对象机会表现他比较好的、真实的一面

做人物采访,事先的准备越充分自然越有把握,但是还有更多东西得靠现场去碰撞。有的时

候那些人会让你都非常意外他会跟你说那些东西。比如我去年采访崔永元。那是很惊喜的状态。

昨天郑直提到一点:“我希望采访的状态是很放松的,我是去跟他聊,而不是很急功近利地问完我要问的几个问题,然后拔腿就走”。我觉得这特别重要。我跟采访对象去聊的时候,我会顾忌很多因素。比如我会让他来挑选地方,我会让他自己选择能让他感觉舒服的环境,还有他感觉舒服的时间,他的作息时间你要照顾。有些东西甚至是很微妙的。宗旨就是,你要给采访对象机会很舒服地表现他自己。

出于这个观点,我一直很抗拒“打上门去”的那种采访。我觉得这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强迫,尤其对一些岁数比较大,本身是很知礼的那种人。这其实也是某种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吧。因为你要对他做一个专访,其实他们是很被动的,国外要做这种访谈咱们是要给人家钱的。我一直这样认为,你对人家其实是一种打扰,你逼到

脸上去让人家暴露他的思想,暴露他的情感。据说崔永元做完跟我的访谈是有点后悔的,真情流露有的时候对于一些成熟的人来说,他会觉得比较尴尬。

所以我觉得对于咱们的采访对象来说,我们尽量要照顾他们的感受,给他机会让他表现他比较好的一面,真实的一面。当然有些人是需要你步步紧逼去跟他吵架的,因为必须要让他意识到你的份量。这是另一回事。但是尽量呢,你要特别善意地对待人,我相信人跟人互相的这种对待其实是交换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这是我一直让我自己坚持的一个东西。

(三)珍惜每一个采访机会会为自己带来更多机会

至于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很多情况下我真的认为就是一种较量。因为我跟这些人,一般没有什么前后的交往,你跟他的接触,也就在那一两小时,而两个人的彼此认识也就在一开始的半小时,从见面、大家落座到开始话题,大家对于彼此能进行一个什么程度的谈话相互考量。所以很关键。你要让他知道你是一个什么分量的人。

我记得那一年我还是实习生,牛群在美术馆办他的摄影展。我采访现场,然后我说我要去做他一个面对面采访,人家好像是很施恩地给了我一个机会。1997年初,那天下大雪,华侨饭店。我进门的时候,牛群坐在饭店房间的床上,态度极其倨傲。我就去跟他聊。聊完了他恭恭敬敬地把我送出来。后来2000年,他办《名人》杂志,我去做访谈,去的时候他家里还有别的人,他跟人说:“知道吗,我摄影展那篇文章就是她写的。”

这也一个体会,咱们要珍惜每一次采访的机会,这一次采访和你的文章要做到极致,要给他足够足够深的印象,让他永远都忘不了你,然后将来你就会非常方便。

像牛群,他办了这个《名人》杂志,后来我找所有演艺界的人,我几乎都可以通过他。包括赵丽蓉逝世,到要发版的那天早晨主任跟我说要做赵丽蓉,最后就是用他拍的片子做了那个版。后来看电视,赵老太太的葬礼上,一些去告别的人手里

就举着那个版。刚开始做记者的时候,你觉得找谁都特别难,其实开始做了以后,你会发现好多东西是联系得特别紧的,几乎是一通百通。所以你要抓住你每一个机会,你拿下了一个人,你可能就拿下了这个圈子里一片人。比如音乐,我印象挺深的,我做一次“三高演唱会”,认识了《人民音乐》的陈立,

然后,古典音乐这块儿我几乎就没有问题,我再做今年格莱美、做谭盾他们这些东西我可以从他那儿得到极大的帮助。而他是王晓峰介绍给我的,王晓峰是金兆钧介绍给我的。金兆钧是国内流行音乐这一块儿最资深的一个乐评人,我最早采访他,谈罗大佑,谈崔健。后来我要做2001年的格莱美音乐奖,找他,他说欧美流行音乐得找王晓峰。到“三高”我再找王晓峰,他说古典我帮你找陈立。就这样,这些人都是通的,这个圈子最厉害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大家彼此知道,然后一说“这个记者采访过我,很不错,你跟她聊吧”,就这样这一片我就通了,音乐之类的选题我都有底儿了。

所以每一个采访,你要特别用心,而且要给自己留余地。我不赞成南方那种要今天不要明天的采访方式,“反正我要把这篇稿子写出来,哪怕得罪你,顶多大家一辈子不见面“。但这个世界其实很小的,你这样有可能给你将来带来很多的麻烦。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选题、没有任何一项任务,值得你去牺牲掉你自己,你自己的声誉和原则。

(四)对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要见人这件事,应该有敬畏之心

整理录音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我是一个使“拙”劲的人,以前我全是自己做,而且我的方法是,每个字我都听下来,包括语气。这是非常痛苦的工作。崔永元那次我整理了21个小时,3万5千字。现在我得到部门里的帮助,我找了个人帮我听第一遍,她是用速录机,用一种专门的速录法。完了她给我一个盘,我再听一遍,这个时间比起以前是缩短了很多,以前21个小时干的活儿,我现在用8个小时可以再听一遍。

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东西,她听的时候她觉得根本不重要,她就给我闪过去了。其实不是,尤其是访谈,我认为这个人的语气,他的口头禅,他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