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功能与动量第4讲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课时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二功能与动量第4讲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课时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b1268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9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4讲 力学三大观点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厂中常用如图2-4-8所示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2 m/s运行,质量为m=0.5 kg的工件以v0=1 m/s的初速度从位置A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滑上传送带,取g=10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图2-4-8

A.工件经0.5 s停止相对滑动

B.正常运行时传送带上相邻工件相距0.5 m C.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正功为1 J

D.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0.75 J

解析 工件进入水平传送带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μg=2 m/s,加速时间为t=

2

v-v0

=0.5 s,A对;正常运行时相邻两工件间的距离为d=vt=1 m,B错;a1212

由动能定理知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正功为Wf=mv-mv0=0.75 J,C错;在t=0.5 s内,

22工件对地位移为x1=

v+v0

t=0.75 m,传送带对地位移为x2=vt=1 m,所以每个工件与传

2

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Q=Ff(x2-x1)=0.25 J,D错。

答案 A

2.(2018·福建八县名校联考)如图2-4-9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4-9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 解析 第一阶段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第二阶段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做功,两个阶段摩擦力方向都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所以两个阶段摩擦力都做正功,故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第一个阶段,摩擦力和重力都做功则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不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故B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除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即ΔE=W阻=F阻s物,摩擦生热为Q=F阻s相对,又由于s传送带=vt,s物=t,所以s2

v1

=s相对=s传送带,即Q=ΔE,选项C正确。第二阶段没有摩擦生热,但物体的机械能继续

2

增加,故D错误。

答案 C

3.(2018·冀州调研)一个质量为0.3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2-4-10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v-t图像,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t图线,g=1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图2-4-10

A.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7.5 m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 N,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 D.水平拉力对物体做功为1.2 J

解析 在0~3 s内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由v-t图像可知,此时间内物体的加速212,2

度大小a1= m/s3 s末撤去力F,此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2= m/s,由v-t图线和横

33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3~6 s内物体的位移为7.5 m,而6 s末物体的速度不为零,1

此后物体仍向前运动,故A错。由ma2=μmg,可得μ=,B错。结合题图可知F与摩擦

30力方向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1,解得F=0.1 N,故C对。W=-Fx=-1.2 J,D错。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4.(2018·湖南高三联考)如图2-4-11所示,一质量为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初

速度v0=200 m/s打中一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的质量为m=0.95 kg的物块,并留在物块内(时间极短,可忽略),随后物块从A点沿AB方向运动,与距离A点L=5 m的B处的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1=8 m/s,碰后以v2=6 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测得物块与墙壁撞的时间为t=0.05 s,g取10 m/s,则

2

图2-4-11

A.物块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v=10 m/s B.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6 C.物块与墙碰撞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266 N D.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Q=18 J

解析 子弹打中物块的过程,由于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0v0=(m0

+m)v,解得v=10 m/s,A正确;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μ(m01122

+m)gL=(m0+m)v1-(m0+m)v,解得μ=0.36,B正确;物块与墙碰撞过程中,以向右为

22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Ft=-(m0+m)v2-(m0+m)v1,解得F=280 N,C错误;物块在1

反向运动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动能全部转化为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即Q=(m0

2+m)v2=18 J,D正确。

答案 ABD

5.(2018·天津和平质量调查)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国家地理频道》的实验结果是:四个水球足够!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则可以判断的是

2

图2-4-12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相同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 C.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不同 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动能变化相同

解析 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即末速度v=0,逆向看子弹由右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左向右子弹通过四个水球的时间比为(2-3)∶(3-2)∶(2-

1)∶1,则B正确。由于加速度a恒定,由at=Δv,可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不同,A项错误。因加速度恒定,则每个水球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由I=F阻t可知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不同,C项正确。由动能定理有ΔEk=-fx,f相同,x相同,则ΔEk相同,D项正确。

答案 BCD 三、计算题

6.(2018·济宁二模)如图2-4-13所示,长木板B的质量为m2=1.0 kg,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1.0 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m1=0.5 kg的物块A由左侧向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以v0=6 m/s的速度与长木板B发生弹性正碰(时间极短),之后三者发生相对运动,整个过程物块C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求:

图2-4-13

(1)碰后瞬间物块A和长木板B的速度; (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

解析 (1)A与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1、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 12121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0=m1v1+m2v2,

222联立解得:v1=-2 m/s,v2=4 m/s。

(2)之后B减速运动,C加速运动,B、C达到共同速度之前,由牛顿运动定律对木板B有:-μ1(m2+m3)g-μ2m3g=m2a2

对物块C有μ2m3g=m3a3,

设从碰撞后到两者达到共同速度经历的时间为t,

2

v2+a2t=a3t,

1212

木板B的最小长度d=v2t+a2t-a3t=1 m。

22答案 (1)-2 m/s 4 m/s (2)1 m

7.如图2-4-14所示,半径R=0.1 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与水平面AB相切,

AB距离x=1 m。质量m=0.1 kg的小滑块1放在半圆形轨道底端的B点,另一质量也为m=0.1 kg的小滑块2,从A点以v0=210 m/s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两滑块相碰,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