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cf3f13e011ca300a7c3901d

第一节 陆机和太康诗人

陆机,祖父陆逊,陷入八王之乱

第二节 左思、孙琨

一、左思

代表作:《咏史八首》,表达诗人被门阀制度压抑的愤懑,抨击。风格明快,苍健有力

二、孙琨

《重赠卢湛》《答卢湛》《扶风歌》

第四章 陶渊明

第一节 生平思想。

一、生平

隐居(29岁前 山水桃园意识崛起时期)出仕(29-41岁)归隐(41-63岁) 二、隐居和思想

1、他的隐居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的意义,他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与前后代许多隐士不同; 2、他的隐居不仅是独善其身、全身远害,而且要有所作为,追求精神不朽、清节永传。他在隐居中坚持劳动,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因素,在劳动中提出桃花源的理想,歌颂劳动;

(桃花源的理想是当时所能产生的小生产者的最高理想,也是他在隐居中探得的真理,是他区别于前后隐士的重要一点) 3、陶渊明弃官归隐,是质性自然的结果,有着保性养真、追求自由独立、提升个体生命护卫和人格尊严的目的;

4、对功名的厌弃是他归隐的原因之一;

5、陶渊明回到乡村也有过自己的痛苦、矛盾和挣扎,但他都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度过了,这样他就在诗中为自己留下了一个真实可信的隐士形象。贫富交战、时光蹉跎的痛苦,乡村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独;

6、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感叹时光易逝,死亡渐渐逼近,委运承化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诗歌分两类:1、咏怀诗 表达陶由出仕到归隐的心路历程,体现他热爱自由的高尚品质 2、田园诗 归隐之后的生活,更有美学价值

5

一、艺术态度

1、风格朴素自然,善于用平淡真实的语言、白描的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

2、善于从生活感受中提炼艺术语言,通过景物描绘创造出艺术境界,表达一种浑融完整的艺术感受;

3、善于融兴寄于自然美,把比兴寄托与对自然的观赏融为一体,创造出抒情主人公自我的艺术形象;

4、语言:通过朴素的语言写出深刻的人生阅历,警快透辟; 5、风格总体平淡,有豪放之气,但不易让人觉察 二、陶渊明诗歌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开创确立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上的诗风,影响到了后世各个艺术门类,确立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标准;

2、扩展了诗歌的审美范围,把诗人的审美视野扩展到乡村田园,使田园诗成为中国古诗歌的一大流派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内容

南朝:400首,情歌,表现青年男女在爱情中的各种情况,多出于女性之口,通过其述说传递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北朝:60首,反映战争、游牧生活,思乡,草原风光《敕勒歌》

二、风格

南朝:清新俊美,婉转温情,多用双关比喻,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北朝:雄浑刚健,豪迈刚直,抒情直率,语言朴实,既有哀苦愤懑之调,又有悲凉激越之音

三、比较分析

1、南北朝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不同造成。(南方温和恬静的性格造就诗的抒情风格); 2、由于各自的社会生活、政治形势不同造成; 3、与统治者的有意采集有关

6

第六章 南朝诗

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1、政治因素: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很多士人为避难进入山林之中,士大夫竞相以山林泽野为避难所;

2、经济因素:庄园经济迅速发展,为士大夫的隐逸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 3、游览之风的影响,士大夫竞相以游览山水来表示自己的超越和清高;

4、玄学影响:山水在人们心中是异己的神秘力量(先秦),汉朝大自然被神化,君权神授(董仲舒将儒家政治化)玄学将山水从宗教的泥潭拉回人间;

5、地理环境:西晋灭亡,士大夫南渡江南,大自然刺激了他们的美感

二、谢灵运山水诗特点

1、谢灵运善于精细地刻画自然景物,也能用写意手法大笔勾勒,故其笔下的自然景物活泼可爱; 2、注意选取自然景色中色彩最鲜明的部分,使山水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注意画内景和画外音的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谢灵运的山水诗从景物中透漏出事物的玄理,写景,抒情,说理(在政治失意后所做,山水诗有个人情怀,外表平静,内有波澜)

第二节 鲍照及其乐府诗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

现有诗200多首,是南朝存诗最多的诗人;乐府诗存80多首,以五言七言为主。最著名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咏怀系列,充满对制度压抑的反抗 鲍照及其乐府诗特点:

1、继承汉乐府建安文学的传统,书写人生理想,倾吐不平之气,感情激越奔放,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拟行路难(其四)》;

2、夸张大胆,想象丰富,气氛渲染浓烈,使其乐府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3、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构成诗歌形象,风格俊逸,语言清丽

7

第三节 谢眺与新体诗

一、新体诗

概念: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避免,音韵搭配要和谐。在沈约的倡导下,一些作家将这种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的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于是产生了一种新诗体:新体诗,又叫“永明体”。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比新体诗更为严格 二、谢眺(齐) 诗歌艺术成就:

1、善于写山水景物,其中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在他手里,山水摆脱了玄言的影响,将山水诗创作推向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境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2、在寻常的景物中发现新鲜动人的美感,简琐而有情趣; 3、对仗精工,音韵和谐,是五言律诗的雏形,更接近“唐音”

三、何逊(梁),阴铿(陈)

第七章 北朝诗

第一节 北朝诗坛概貌

北朝诗歌以模拟为主,风格朴素典正,后受南方文学影响,著名诗人有温子昇 两位大诗人:王褒、庾信

王褒 原是南朝宫体诗作家,到了北方后,作品风格由纤巧到质朴《渡河北》

第二节 庾信(513—581)

一、生平

自幼出入宫廷,诗歌风格柔媚

宫体诗:就内容而言,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如女性;在情调上,清艳柔媚,注重辞藻、对偶和声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