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河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002a71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2

. .

小河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工程

可 研 设 计 报 告

2013年2月初,应远东华人集团所属阿坝州松潘县小河水电站邀请,我单位派技术专家至小河水电站现场对该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在现场,我单位专家与电站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根据小河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现状、结合电站生产运行情况及电站厂房结构特征,初步确定了将技术供水系统改造为循环供水方式的总体方案。

根据我公司多年循环供水系统技术成功经验,针对本电站实际情况,我们按初步设计阶段要求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做出了以下可行性设计方案供电站业主单位审批。

我单位可总体承担小河水电站循环供水系统改造工程,负责提供本改造工程的设计、所有设备的供货与采购、设备的工厂试验、包装、运输、交货、现场开箱检查、土建及安装、现场试验、试运行、交接验收,并提供技术服务等工作。

参考资料

. .

1工程概况

1.1电站概况

小河水电站是涪江上游第一级电站,电站库区位于松潘县施家堡乡双河村,厂房位于松潘县小河乡丰河村。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工程及厂区枢纽组成,库容96万方,引水隧洞长11.3km,设计水头216m,装机容量2×24MW,年利用小时数5125h。

丰岩堡水电站是涪江上游第二级电站,电站闸坝位于松潘县小河乡丰河村,厂房位于松潘县小河乡丰岩村。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工程及厂区枢纽组成,引水隧洞长7.5km,设计水头172m,装机容量2×22MW,年利用小时数为5180h。

小河水电站电量经一回110KV线路送入丰岩堡升压站,升压至220KV,与丰岩堡水电站电量汇合,经一回220KV线路送至平武水晶变电站并入国家电网。

小河丰岩堡水电站于2006年7月18日经省发改委核准,2007年3月开工,2007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2012年6月完成全部土建及机电安装工程。

1.2技术供水系统基本参数及要求

配套装机容量: 2×24KW 机组额定水头: 216m 机组型式: 立轴混流式 单机总冷却水量: ≥260 m3/h 冷却水进水压力: 0.15~0.3MPa 尾水最高温度: ≤20℃ 技术供水最高进水温度: ≤25℃ 全厂技术供水总管: DN300 单机冷却水进出水总管管径: DN200 机组安装高程: m 厂外地坪高程: m 水泵房高程: m 最低尾水位高程: m

参考资料

. .

2技术供水系统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

2.1现技术供水系统简介

小河电站电站额定水头为216m,现技术供水系统采用尾水取水、水泵供水+滤水器过滤的方式。机组技术供水的对象主要有发电机空冷却器、机组上导、推力、下导、水导轴承油冷却器等。

在电站尾水渠右侧挡墙上设置有2个水泵取水口(取水口出口高程低于电站最低尾水位,其高程为1485.80m),经DN500技术供水总管吸水管至水泵房下游墙;水泵房设置3台水泵(2用1备)及水泵控制柜,水泵由吸水总管上抽水,分别经3台滤水器过滤后,汇合至DN300全厂技术供水总管,然后分别由2根DN200单台机组技术供水总管引至对应的2台机组,对机组发电机空冷器及各部分轴承油冷却器进行冷却后,经2根DN200冷却水排水管排至尾水渠。

2.2现技术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1)技术供水泵取水口位于电站右岸尾水挡墙上,电站发电时,尾水渠水流湍急、转轮室和尾水管补气产生大量气泡,水泵取水管吸入气泡后,水泵效率大大降低(尤其是靠右岸的2#机组运行时),造成取水困难甚至不能满足机组技术供水系统的用水需求。

(2)原技术供水系统直接引用河水,虽然设有滤水器进行过滤,但是滤水器只能过滤掉大于其滤网孔径的杂质,无法解决所有杂质尤其是悬移质泥沙等,且遇汛期漂浮物多、泥沙含量大时,易发生滤水器或机组部轴承油冷却器小口径铜管的堵塞。

(3)受河水硬度、水生物及酸碱度等影响,造成水泵及技术供水系统设备磨损及腐蚀加剧,减短系统设备如水泵、阀门、空冷器、油冷却器及管路等使用寿命,机组部冷却器采用小口径铜管长年磨损,严重的可导致冷却器铜管穿孔,使机组轴承油混水,影响机组运行安全。

(4)若技术供水系统冷却水故障(压力过低或流量过低),将致使机组发电时发电机空冷器、各部分轴承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带走,温度升高,造成发电机效率降低、被迫事故停机甚至烧轴瓦等事故;原系统汛期因滤水器堵塞等

参考资料

. .

需进行停机检修,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损失。

(5)小河电站汛期河道水质较差,泥沙含量大、漂浮物多,其下游仙女堡水电站2台38MW机组技术供水系统已由我单位完成技改。

鉴于技术供水系统以上现状,建议尽快实施技改。

2.3循环供水系统最早的产生发源

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是1989年科技大学水电设计所在拉青水电站技施设计中发明的(我单位法人代表袁淑蓉教授时任工程负责人),经过设计所多位专家教授共同研究、讨论及模型试验后,成功应用于该电站。此后,该项技术由我单位(原川大华水工程技术开发部)不断的开发、完善、积极的推广应用,现已在国外上百座水电站中成功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技术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专利,2005年获得第五届国家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4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技术供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供水方式,机组冷却采用符合要求的清洁水,以解决机组冷却水对水质的较高要求与河水水质较差的矛盾。其工作原理为采用经过水质处理的清洁冷却水通过机组冷却器时,带走机组运行产生的热量,经排水管道排入循环水池;水泵从循环水池抽水至机组冷却器,再经布置于尾水中的尾水冷却器,与河水进行冷热交换作用后温度降低,然后回到循环水池。机组冷却水在一个往复循环的系统中,通过流动的温度较低的天然河水带走机组运行产生的热量。

由于循环水采用满足要求的清洁水,可有效防止机组冷却装置的堵塞、结垢、腐蚀、水生物等,并防止技术供水系统中设备、管路的结露,从而解决电站汛期水质难以满足技术供水要求问题。

2.5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的优点

(1)减少电能损失,增加发电量。由于循环冷却水中不含漂浮物、泥沙和水生物等,运行中不存在设备堵塞问题,因此,机组在汛期可正常发电,不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