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政治组《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二年级政治组《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3402b8d0d233d4b14e69d4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实践: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整合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特点 (1) (2) (3)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 (2) (3)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的过程:

(2)获得认识的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 (1) (2) (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原因: (2)怎样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合作探究

探究1、P44课堂探究:(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2)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P44课堂探究: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提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农业发展需要知“农时”,力学的发展是由于制作生产工具的需要(如水车),数学的发展则是计数的需要,如丈量土地促进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此方面的古籍如《周髀算经》和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等。

◇P45课堂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理解。 (2)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提示:(1)庄子在这里陷入了不可知论,认为找不到一个标准判断是非。(2)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看实践的结果。

探究2、P46课堂探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这位归国博士来到草原,就是为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变草原的面貌,造福于草原人民。这启示我们,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探究3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的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治疗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4)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直到终于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

探究4(辨析)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 (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要实践才能吧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主观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 判断:

1、实践决定于认识。 ( )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4、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

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

7、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 课堂检测:

1. 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故实践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⑥

2.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农民种地 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 ③工人做工 ④教师讲课 ⑤学生学习 ⑥经济体制改变 ⑦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⑦ 3、“行是知之始”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5.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为此,抗虫棉的研究被列入高科技计划。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攻关,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制成功,不喷农药降服棉铃虫成为现实。今年该抗虫棉要推广1000万亩,将为广大棉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 )

①人的愿望决定了认识的产生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 ( )①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②只有实践能把理论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 ③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7、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物价涨幅目标控制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在8%左右。这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