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A)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园林生态学(A)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3430e6453610661ed9f4da

------- -- - -- - -- - -- - -- - -- - - - - -题- - - - - -- -答名- -- 姓- ---得 - - - - - - - -不- - - - - --内 - - - - - - 号--线- 学-- - - --订 - -- - -- -装 -- - -- - -- - -- -级- -- 班- -- - -- - -- - -- - -- ----------------------- 附件5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园林生态》试卷(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

2、 植物修复:利用植物来恢复并重建退化或污染的土壤环境,可通过植物的富集作用而排除部分污染物,最终清除土壤中重金属。

3、 光周期现象:许多植物的成花,在生长季节的时期中要求每天有一定的光照和黑暗的时数的现象。

4、 寒害:又称冷害,指0℃以上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5、

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生物种类增加和某些生物种类密度加大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6、

生物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二、 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

1、 生态学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 B )

A、达尔文 B、海克尔 C、坦斯利 D、奥德姆 2、 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B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 3、 下列哪种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最强:( B )

A、常青藤 B、吊兰 C、龟背竹 D、龙血树 4、 “春化”作用的主导因子是( A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生物

5、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积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

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D )

A、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高山上蓝、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6、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 C )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C、密度增长越来越慢 D、密度越来越小 7、 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D )

《园林生态》第 1 页 共 4 页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8、 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 ( C )

A、生态优势种 B、偶见种 C、特有种 D、亚优势 9、 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 D )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椎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10、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C、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不同的植物光补偿点不同,耐阴植物的补偿点较高。

B、 耐阴植物的树冠尖削度小,枝下高大;喜光性植物的树冠尖削度大,较多侧枝。 C、 一般东西向街道北侧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南侧少。 D、 要让菊花在十一前开花,可对其进行遮光处理 12、 13、

有效积温计算公式中,T0为:( B )

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C )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蜜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14、 15、

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 B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A、 在自然界中,种群瞬时增长率r往往小于内禀增长率rm。 B、 种群的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C、 内因演替是群落演替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形式。 D、 一般大型哺乳动物属于r对策生物。 16、

演替的方向性( AC )

A、大多数群落的演替都是有着共同的趋向,而且是不可逆的,演替的趋向一般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B、大多数群落的演替都有着共同的趋向,而且是可逆的,演替的趋向一般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C、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从短到长 D、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从长到短 17、 18、

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 K代表: ( C ) 下列关于生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瞬时增长率 B 内禀增长率 C 环境容纳量 D 环境阻力 A、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越不可能有相同的生活型 B、生活型相同意味着植物适应的环境特征相同 C、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具有相似的形态和适应特征 D、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不一定属于同一分类单位

《园林生态》第 2 页 共 4 页

------- -- - -- - -- - -- - -- - -- - -- - - - - -题- - - - -名--答-姓- - - - - - -得- - - - -- - -不- - -- - --内 - -- 号-- -学--线- - -- - --订 - -- - -- -装 -- - -- - -- 级-- - 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B )

A、生态入侵 B、种群爆发 C、种群衰退 D、种群平衡

20、

小麦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单产较高是由于(B ) A、日照时间长 B、昼夜温差大 C、降雨多 D、土壤肥沃 21、 下列关于我国春季物候期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山上比山下晚 B、高纬度比低纬度晚 C、平原比高原晚 D、沿海比内陆晚

22、

请根据自己掌握的园林生态学知识,以下PH值小于7的园林植物有:( D ) ①马尾松②白皮松③仙人掌④杜鹃花⑤海棠⑥石竹⑦菊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⑦ C、①③④⑥ D、①④⑤⑦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性质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园林生态学属于

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2、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 粗略地可将土壤有机质分为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

4、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呼吸作用),对植物生理代谢产生影响。 5、 水生植物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

挺水植物三类。

6、 用来描述群落中种的个体数量的指标主要有:多度、频度、盖度、密度。 7、 土壤真菌与某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体成为菌根。

8、 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昼夜有温度变化的条件下比恒温情况下生长得好,植物这种适应温

度的某种节律变化称为温周期现象。

9、 在英国生物演化与生态史上,“胡椒蛾工业黑化现象”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0、 园林植物在夏季防日灼,以及冬季防冻害可以采用涂白进行保护。

11、 一般来讲,种群密度越大,个体的竞争越剧烈,可供利用的资源就越少。 12、 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13、 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 14、 种群的空间格局包括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成群分布型三种类型。

15、 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3个层次。

16、

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耐受性定律的内容。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者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生物对不同的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度不同;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下,生物对其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分布一般很广。 2、 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有哪些。

吸收有毒气体;减弱噪音;吸尘;减少细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增加空气负离子;降低风速,改变方向。 《园林生态》第 3 页 共 4 页

三、四、

3、 什么是化感作用?并举例。

生物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其生物能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称为化感作用。化感作用更多的是表现在物种之间的影响上。如:苹果树旁边不要种玉米,因为玉米对苹果根的分布产生不利作用。

4、 简述k-对策生物的生态特点。

k-对策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低,扩散能力较差,当竞争能力强,即将有限的能量资源投入到了提高竞争能力上,因此k-对策生物适应稳定的环境。大型动物和乔木一般为k-对策生物。但是,k-对策生物在受到过度死亡或激励动乱之后,回到平衡水平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可能会灭绝。

5、 什么是热岛效应,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城市是人口、建筑物以及生产、生活活动集中地,其温度条件与郊区差异比较大。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它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热岛效应的产生的原因是:城市下垫面等反射率都比植被低,城市下垫面的热容和导热比植被低,二氧化碳与杂质较多,吸收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同时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较多,而且城市建筑物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与热量扩散。

五、 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试述群落的垂直结构,并举例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在园林、园艺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森林群落内,不同种类可分布在不同的或者是相同的高度范围内,它们在群落内沿着垂直高度的梯度及光照强度的梯度占有不同的位置。根据它们的垂直高度,可以划分出一定的层次。在森林中,一般可划分出垂直高度最大的乔木层,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地被层。这种层次的分化是群落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种表现。 树群的第一层乔木应该是阳性树,第二层亚乔木应该是阴性树,第三层分布在东、南、西三面外缘的灌木,可以是阳性的,而分布在乔木下以及北面的灌木则应该是中性树或是阴性树。喜暖的植物应配植南面或西南面。树群的外貌,要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整个树群四季都有变化。例如,采用以大乔木为广玉兰,亚乔木为白玉兰、紫玉兰或红枫,大灌木为三茶、含笑、小灌木为火棘、麻叶绣球所配植的树群。广玉兰为常绿阔叶乔木,作为背景,可使玉兰的白花特别鲜明,三茶和含笑为常绿中性喜暖灌木,可作下木,火棘为阳性常绿小灌木。攀缘植物是园林绿化中进行垂直绿化的特殊材料,可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并能在短期内达到绿化的效果。园林里常用的攀缘植物有紫藤、常春藤、葡萄、猕猴桃、南蛇藤、丝瓜、观赏南瓜、观赏菜豆等。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攀缘植物,同时,也要注意与环境相协调。

《园林生态》第 4 页 共 4 页